“小”超声解决“大”问题
2021-08-27
浏览次数(538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小”超声解决“大”问题

——心腔内三维超声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一年前,73岁的朱先生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心慌,伴有轻微胸闷、乏力,休息后好转,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为了缓解上述不适症状,朱先生辗转来到华中阜外医院,找到了心律失常二病区的王现青主任。

在了解到朱先生的情况后,王现青主任及其团队的陈珂医生、宋卫峰医生等认真讨论了朱先生的病情,并为朱先生安排了射频消融术,王现青主任要求术中要精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心脏各瓣膜,房室间隔等重要组织。

手术日当天,宋卫峰医生在为患者穿刺房间隔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困难,为避免增加患者心脏损伤风险,宋卫峰医生当机立断决定在心腔内三维超声指导下为患者进行房间隔穿刺术,超声下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被真实完整的展现在屏幕上,原来患者的房间隔畸形,但是在超声指导下房间隔穿刺术顺利完成,避免了患者心脏的损伤,整个团队配合默契,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朱先生现已康复出院。



其实这不是华中阜外医院电生理团队第一次在超声指导下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了,比传统的射频消融手术,该手术方式具有更为准确、安全、损伤小的优点。

首先超声导管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的看见心腔内的结构,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心脏的三维模型,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定位需要消融的位置,不仅减少了心脏的损伤,还大大提高了效率。

其次,心脏超声还可以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实时的监测是否有心包积液以及是否有血栓形成,同时可以在患者有异常解剖结构时明显提高房间隔穿刺手术的安全性,尤其是在房间隔扭曲的情况下,该技术优势明显。

最后,心腔内三维超声技术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射线量,甚至可以做到手术过程中,不使用造影剂,没有辐射暴露的风险,没有X线伤害,相较于传统的射频消融手术,它可以使因为射线而无法得到治疗的患者得到治疗的机会,比如幼儿,青少年,孕产妇等,比如次日王现青主任团队的陈珂医生在心腔内三维超声的指导下只用了两个小时,便为两名二十多岁的青少年成功进行了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术。



由此可见,心腔内三维超声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为电生理射频消融手术提供了更多样的手段,降低了手术风险,小超声大作用,给那些因为射线不能做手术的患者以及复杂的房颤病人提供了一次机会,让他们也可以摆脱病痛的折磨,为更多患者带去了福音。

供稿  医技管委会  陈惠雯

责编  李玉坤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