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食管癌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国家卫健委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据统计,每年平均病死约有15万人。男性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发病的高峰在50~70岁之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管是人体运送食物的通道,如果这条通路因食管癌变被堵住了,食物将难以下咽,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食管癌,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病从口入”的疾病,其高发主要和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食用大量含亚硝胺类食物、霉变食品、长期喜进烫食、吸烟、饮酒等这些都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我们生活中要避免这些因素,更要改变引起食管癌的饮食习惯。
一、生活中哪些习惯容易引起食管癌呢?
1、饮食过烫
高朋满座,亲友相聚,我们总能听到亲朋好友热情地说:“趁热吃!”殊不知这样的小细节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若是长期食用高温度的热饮、食品,患上食管癌的几率就会增加。那么,为什么吃得烫容易得食管癌呢?
人体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50℃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5℃,但当超过65℃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增生的细胞速度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食管癌。
2、喜食腌制食品
生活中,很多老一辈人都喜欢吃腌制食品,而实际上这类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会在胃内被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会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癌变的几率升高。比如:腌咸菜、松花蛋、腊肉、腌鸭蛋、腌鸡蛋等。我们要引以为戒,当然也不用矫枉过正,平时生活中一年吃几次还是没问题的哦!
3、喜油炸、熏烤类食物
夏季很多人都爱吃烧烤,有研究发现经常吃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等熏烤类食物,容易得食管癌和胃癌。因为熏烤类食物在制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苯并芘就是强致癌物其中一种,它会造成细胞突变,引发癌症。因此,熏烤类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其次,油炸食品属于一种高热量食品,一定要少吃,即便是"好油"炸出来的食物,也对人体有伤害。特别是反复煎炸的油,其中的致癌物更多。
4、饮食不规律,爱吃快餐
快节奏的生活,不少年轻人懒得做饭,习惯吃外卖、快餐,甚至把隔夜饭菜热热、凑合吃掉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常态,但外卖、快餐很容易导致油盐摄入超标,同时隔夜饭菜常含有致癌物亚硝酸盐,带来致癌的风险。建议吃饭要按时、定量,吃新鲜的食物,尽量自己在家做新鲜食物,不吃剩饭剩菜。
5、远离致癌物
发霉的米、面、花生、蔬菜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的黄曲霉素,一旦发现,应弃之不食。做米饭、煮粥之前要把米淘洗干净,以减少霉变对身体的损害,不要图便宜买不新鲜或腐烂的蔬菜和水果,若水果或蔬菜中出现某个部位发霉,代表整个蔬果中已经有细菌定植滋生,不可简单把霉变部位弃掉继续使用,应选择整个弃掉不食。
二、那么,食管癌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早期的食管癌大多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早期发现率较低,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加以警惕:
1、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噎感。在早期,这种症状极其轻微,不妨碍进食,可自行消退。如果反复多次出现,并逐渐加重,应高度重视。
2、吞咽时有烧灼感、牵拉感或疼痛感。在吞口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性疼痛。吞咽过后,这种感觉将会逐渐消退,疼痛的部位有时很模糊。
3、食管内有异物感,平时感觉食道内好像有残存饭粒、菜屑黏附在食管壁。
4、呕吐,甚至呕血。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不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健康生活。如果出现上述食管癌的临床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进一步确诊。一旦确诊为食管癌,一定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
供稿 胸外科 张雪改 张媛
审编 吴朵朵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