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为啥脑梗
2021-09-03
浏览次数(3279)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年纪轻轻,为啥脑梗

在人们的印象中,脑梗死是老年疾病的代表,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年仅32岁的王女士,竟被这个病魔缠上了身,也差点丧失了终身行动的能力。

王女士,32岁,因劳累熬夜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瘫倒在地、言语不清、嘴角歪斜等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当地给予紧急溶栓治疗,溶栓10分钟症状便大部分缓解。因患者过于年轻,且无相关脑梗死高危因素,为寻找疾病原因,病情稍稳定后便紧急转诊至华中阜外医院血管外科。

华中阜外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积极询问病史,完善检查,在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无动脉硬化常见的危险因素无果后,在胸部CT中发现了新大陆-右肺下叶肺动静脉瘘,为了查出真凶,医生们乘胜追击,行右心声学造影,心脏超声显示右向左分流且发泡试验阳性。自此,脑梗死病因查明,由血管外科团队行肺动静脉瘘栓塞术,为患者解除了再发脑梗死的后顾之忧。

有人会问,脑袋上的病和肺有什么关系?这就要从肺动静脉瘘说起。

1、什么是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是一种异常的血管结构,指肺动脉绕过毛细血管直接与肺静脉相通,形成瘘道或瘤样病变, 使得肺动脉血液未经毛细血管滤过而直接进入肺静脉,提供了右向左分流异常通道。该病为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发病率大约(2~3)/10万。80%以上的PAVF为肺毛细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外伤、手术、肝硬化等也可导致PAVF,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肺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

PAVF解剖结构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症状的有无取决于右向左分流的大小,患者可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头晕、易疲劳、偏头痛、TIA、缺血性脑卒中等,体格检查有发绀、杵状指、胸部连续性杂音。PAVF导致的TIA和脑梗死发生率为10%~19%。

3、肺动静脉瘘的诊断

根据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情况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①单纯型:约占79%,由单一滋养血管与单一引流静脉相通,囊瘤没有分隔。②复杂型:约占21%,含有2支及以上滋养血管与引流肺静脉,囊瘤多有分隔。目前X线、超声心电图、CT、等均可用于PAVF的诊断,其中MSCT是诊断PAVF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4、肺动静脉瘘的治疗

PAVF的治疗目的是降低甚至消除其分流引起的并发症。大多数PAVF患者需要治疗,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较少发生自发性萎缩,并可形成严重并发症,未经治疗的PAVF患者死亡率高达11%。治疗方式主要有介入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与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栓塞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优势。因此,介入栓塞成为目前治疗PAVF的首选方式。单纯型和部分复杂型PAVF可通过介入栓塞达到完全栓塞,彻底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再发生。

5、肺动静脉瘘是如何导致脑梗死的?

因肺动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从而引起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黏度增高,造成血栓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由于缺乏肺泡毛细血管的滤过功能而直接入体循环,从而导致脑梗死,也叫反常性栓塞。

对于不明原因的青年人突然出现脑梗死,应考虑肺动静脉瘘反常性脑栓塞的发生。要提高警惕,查明原因,寻求专业医疗团队,杜绝疾病并发症的再发生。


供稿  血管外科 白桃 黄春莉

责编  汤笑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