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好还是搭桥好呢?
最近我在坐诊时,前来就诊或咨询的冠心病患者经常会问到这样的问题:“我的病到底是放支架好呢?还是做心脏搭桥手术好呢?”,“现在心脏支架也降价了,药物球囊的应用也普及了,是不是心内科的介入治疗就可以治好我的病了?还是说必须要心脏搭桥手术呢?我们做为患者和家属应该怎么样来选择呢?”。这确实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病情是第一位的。就是指患者的整体体能状态、冠脉血管的病变程度和分级是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属于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地方植入一个金属支架,把因生病变得狭窄的血管再撑大一些,来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的情况。但是,有些患者由于狭窄的部位不适合植入支架或者狭窄部位太多,不应该植入过多支架(一般不超过三枚),这种情况就要选择冠脉搭桥手术。而搭桥手术是一种外科开胸手术,就是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建立一条血管旁道来改善心肌血供的情况,从而改善冠心病的发作。它的创伤比较大,还需要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手术,危险度也比较高。
另外,冠心病的急诊救治首选冠脉造影及同期的支架植入或药物球囊扩张等治疗。比如本周我科120急救医疗组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胸痛中心快速通道的及时接诊及接力救治,从胸痛发病到冠脉血管开通、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只用了不到30分钟。这种通过急诊介入治疗的方法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最有效、最正确的方法,真正做到了快速确诊,及时救治。
第三,还有一种手术方式叫做“杂交手术”。就是首先用介入的方法对最严重的冠脉血管置入支架,抢救生命,改善心肌供血,使心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也为心脏搭桥手术创造条件,然后再择期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治疗,彻底改善所有心肌细胞的血供。另外一种形式的杂交手术治疗方式是先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几年以后病情再进展了出现了静脉桥血管的狭窄,这时再用介入的方法对静脉桥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改善血供。
第四,对一些复杂的多支冠脉血管的病变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需要应用心肌灌注显像或者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方法来判断心肌细胞是否存活,这样能够帮助主诊医生评估治疗的指证和价值,更有依据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最后,患者的经济状况、个人意愿以及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平这些因素都是综合评估和治疗决策的因素。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总的治疗原则是救命第一位,生活质量改善第一位,要站在患者的角度选择最优的诊治策略,这也是医学和哲学相结合的思考,那就是:我们的治疗手段是为了治疗疾病,还是为了治疗病人。
供稿 急诊科 李秋泽
责编 汤笑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