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骨质疏松症常见六大谣言
2021-11-19
浏览次数(2404)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盘点骨质疏松症常见六大谣言

银行工作的丁女士,多日腰背部疼痛,以为是上班久坐造成的,没有重视,直至近日无法直立,才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骨质疏松。她很纳闷: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吗?骨头汤平时自己也没少喝,之前有腿抽筋的毛病,钙片也一直吃着。怎么还会得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症”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甚至日常活动即可发生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年之内,患者会发生各种并发症,50%的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骨质疏松症是需要高度警惕和预防的疾病,但是很多人却认为其是小病,多喝点骨头汤,吃点钙片就可以预防和治疗了。今天就让我们来一一击破这些谣言吧!

谣言一 :只有老年人才会患上骨质疏松——NO!

骨质疏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只是风险更高而已。若是年轻的时候不爱运动,喜欢宅,总是挑食、偏食或是节食,或是有抽烟等不良嗜好,就容易导致峰值骨量的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就会出现,所以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需要预防骨质疏松。

谣言二:每天多喝骨头汤能够防止骨质疏松——NO!

   这大概是90%的人对骨头汤的误解。其实骨头汤的含钙量真的不高!相反骨头汤里脂肪含量比较高,如果中老年人大量饮用的话,反而可能诱发高脂血症以及肥胖。试验证明,一瓶250ml的牛奶含钙量远高于一碗骨头汤。

谣言三:多吃钙片就可以治疗骨质疏松了——没这么简单!

  患上骨质疏松症是因为骨代谢出了问题,破骨细胞的作用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所以必须进行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和增强骨强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本身对钙的吸收能力变差,钙转化率下降,吃下去的钙片没有被吸收,无法起到作用(吃多的钙还有增加结石的风险)。

谣言四:听说吃醋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NO!

   其实适量的醋非但不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反而适当的饮用食醋能够帮助胃酸偏少的人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钙变成离子状态,对钙的吸收能有很好的帮助。

谣言五:喝可乐等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不会!

摄入过多的磷确实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可乐类碳酸饮料也确实含磷酸。但是“抛开剂量谈中毒”都是不科学的,可乐中的磷多为磷酸盐,且含量并不高,少量饮用对钙的吸收并不会有什么影响。更加不会因为喝了可乐就骨质疏松了。当然了,这类饮料也没什么益处,尽量还是不喝。

谣言六: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NO!

多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初期不会出现异常感,或者感觉不明显,也容易被患者忽略和混淆。比如上面提到的李女士,出现了腰背疼痛,她以为是腰椎的问题,第一次就诊的骨科;很早就出现了抽搐等表现,自以为是缺钙。其实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发的。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定期到内分泌科进行骨密度的测量。


供稿  内分泌病区 梁云英

责编  吴朵朵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