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先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1.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各种需要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手术方式分两种:即心脏直视术和经胸封堵术。心脏直视术是最传统的先心病外科手术方法,手术切口部位有胸骨正中切口和右侧腋下小切口,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动脉导管闭合术、肺动脉环缩术、单纯主动脉弓缩窄除外)进行。经胸封堵术适用于年龄≥4月,体重≥6kg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的手术部位一般在右侧腋下,切口长度3~4cm。大动脉干下的室间隔缺损从左侧进入,即左腋下切口,切口长度3~4cm。动脉导管未闭经胸封堵术切口在左侧腋下,切口长度2~3cm。
2.内科介入治疗,适用于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手术方式是通过外周血管将特种导管及封堵器放到所需治疗的心血管腔内,替代外科手术的一种治疗方式。血管穿刺点一般为腹股沟处(股静脉、股动脉)和颈部(颈内静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需要将封堵器放在缺损或未闭的位置;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是通过球囊扩张的方法将狭窄或缩窄的血管扩宽。
3.药物治疗,适用于暂时不能手术或病情复杂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例如先心病合并心衰时,需要使用强心利尿剂纠正心衰后再行手术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不能通过手术根治,除上述强心利尿剂外,还需要针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西地那非、他达那非、波生坦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先心病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体重和年龄,而是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如病情较重,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或生命出现危险时,需要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如病情较轻,可以3~6个月门诊复查,在患儿1~3岁时手术治疗,部分患儿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这类手术的特点是切口隐蔽、美观 ,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愈合快,疗效满意且不给患儿留下心理阴影,受到患儿及家长欢迎。
供稿 儿童心脏中心一病区 张林虹 薛海娜 杨静 胡君 宋书波
责编 汤笑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