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无植入,一文读懂药物球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不断迎来突破,冠脉药物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等创新产品相继上市,标志着我国冠脉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介入无植入”的治疗理念也越来越被大家熟知并接受。那么,什么是药物球囊?药物球囊与支架有什么不同?药物球囊的优缺点有哪些?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带大家一探究竟。
1.什么是药物球囊?
药物球囊是在球囊上涂上预防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然后通过导丝输送到冠脉病变处,球囊扩张紧贴血管壁,持续1分钟左右的时间,这些药物就会渗入血管内皮下,起到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
2.药物球囊适合哪些病人?
①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如果支架内出现了再狭窄,再次支架形成了支架套支架的情况,血管腔进一步狭窄,更容易导致血管再次堵塞,此时药物球囊是最佳选择。
②小血管病变:目前市场上的支架直径最细的为2.25mm,所以对于2.25mm以下的血管无支架可选,而且血管直径相对太细的血管,即使能做支架也容易发生再狭窄。
③分叉病变:在药物球囊技术之前,分叉病变的双支架技术操作复杂,花费时间较长,药物球囊问世后大大简化了分叉病变处理而且长期预后更好。
④对于有出血高危风险的患者或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有禁忌患者,药物球囊大大缩短双重抗血小板时间,减少出血风险。
3. 药物球囊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①没有支架的金属结构,术后无需残留体内,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②减少了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时间,术后只需要服用1-3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大大减少出血风险;
③降低了分叉病变的操作难度,减少医生和患者X线暴露时间。
缺点
①并非所有的病变都适合药物球囊;
②操作过程中有可能造成血管撕裂、夹层等风险,一旦发生就必须植入支架;
③目前价格比支架昂贵。
4.药物球囊可以替代支架吗?
目前来看,药物球囊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有的患者适合使用药物球囊,而有的患者反而适合支架,建议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选择具体治疗方案。
供稿 冠心病四病区 杨亚攀
责编 李玉坤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