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术后能否做磁共振检查
2022-06-02
浏览次数(551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支架术后能否做磁共振检查

医疗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介入治疗技术普及,很多疾病的诊断、随访、治疗均需要借助核磁共振检查,近年来,心脏支架、颅内支架、大动脉支架、食管胆道支架等各种各样的支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中,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放了支架后,还能做磁共振吗?

一、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支架

大多数人认为不能做核磁共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

1.支架手术的材质是金属,因为核磁共振设备对金属的吸附特性,会导致支架移动,血管破裂。

2.金属支架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热,伤害到血管。

事实是这样吗?先说说第一个原因,其实并非所有金属都是有磁性的,有磁性的是铁钴镍等金属,而多数金属并不会被磁场所吸引,就更加谈不上移位的可能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肉眼见过真正的支架,支架的金属丝远比想象中的细,就算含有部分磁性金属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引力,磁场的引力还是会小于支架与血管间的特殊摩擦力。再说说第二个原因,不可否认,体外研究中多数金属支架都会在磁场作用下发热,部分温度甚至会升高 1 度以上。但是多数学者认为体内流动的血液会使带走部分热量,轻微的温度升高并没有不良影响。要不然轻微的感冒发热支架就热坏了岂非很可怕?在研究共识中建议对于弱磁性支架植入患者,在植入6~8周后(新生内膜对支架的固定),进行磁共振检查也是没有问题的。

二、主动脉支架  

大多数的主动脉支架都在说明书上标示了“核磁安全”,但也有部分主动脉支架标注了“有条件的安全”,因此需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主动脉支架并不是完全“核磁安全”,需要查询相关的说明书来确定。

说到这里,支架后到底能不能行磁共振检查?我们从国内外的推荐来找寻答案。

国外方面:早在 2007 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学基金会、北美心脏成像学会、心血管磁共振学会,联合发布科学声明,明确指出:多数的冠脉和周围血管支架标注了「核磁安全(MR safe)」,其余的标注了「有条件的 MR(MR conditional)」。

目前使用的所有冠脉支架都是经过验证的非磁性的,可以安全的进行 3 T 或 3 T 以下的 MR 检查。非磁性的支架可以在植入后立即进行 MR 检查。

国内方面:2017 年,我国发布了《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 MRI 时都是安全的,可在 3.0 T(含)以下的 MR 设备上进行检查。2007 年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 6 周后也可以行 MRI 检查。

总结如下:根据著名的AHA发布的声明:对于非磁性冠脉支架在手术成功后2周就可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弱磁性的外周动脉支架来说磁性支架植入6周后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但是,为了保守起见:建议3个月后做核磁共振检查,更加稳妥,对患者生命健康更有保障。但是在选择做这个检查之前,得先了解支架使用说明书和知道自己的支架材质,其次,还得考虑术后的时间问题。

说到这里,支架后能不能行磁共振检查?答案很清楚了吧?


供稿  冠心病四病区   王澈

责编  李玉坤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