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眼,大麻烦
脑梗“盯上”中年人, 或是“小心眼”作祟
近日,我科住进来一位30多岁的女性,她非常注意生活健康,并没有高血压、高血糖等能够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是她就在家吃早餐时突然不会说话了,送到医院抢救诊断为脑卒中。可是年纪轻轻的她为何早早患上了脑卒中这种疾病呢?经在我科系统筛查,终于发现了差点导致她终身残疾的大隐患。其实,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啥?约四分之一正常人群患有卵圆孔未闭
出生前,卵圆孔作为—个生理通道使血液从右心房流入左心房,维持胎儿血液循环。
卵圆孔—般在出生后—年内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PFO)。成年人中约有20%~25%的卵圆孔没有完全闭合。
PFO一般不引起心房间血液的分流,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也无影响。但当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时,左侧薄弱的原发隔膜被推开,即可出现右向左的分流。在此理论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有PFO的人群发生脑卒中、偏头疼、外周动脉栓塞、减压病等的风险较正常人群呈数倍升高,因而将PFO与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先兆性偏头疼称为"危险三重奏"。据统计,美国每年约3~10万的脑卒中与PFO有关,由此推算,中国每年至少有15~50万脑卒中可能是由PFO引起, 尤其是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PFO是中青年脑卒中的原因之一。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反常栓塞”
2012年10月25日在美国TCT大会上发布的RESPECT试验结果为临床PFO伴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该实验通过对在美国62个、加拿大7个研究中心980名伴有PFO的脑卒中患者长达8年的随访研究证实:在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方面,PFO封堵治疗明显优于单独药物治疗,且脑卒中复发风险可能降低46.67~52.7%;同时与器械相关的风险或手术并发症非常低,非常安全,该研究结果的发布也为临床上治疗伴有PFO的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对不明原因青年脑卒中患者或有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需注意卵圆孔未闭的检查,以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提醒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如果存在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头晕甚至脑梗等症状,就应该引起注意,应做全面的心脏检查,看是否这种莫名的疼痛来源心脏,是否因为心脏卵圆孔未闭所致。
脑梗可防可控 这几类人须尽早封堵“小心眼”
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应该留心自己的身体状况,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对多重疾病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尤其是致残、致命的心梗和脑梗,卵圆孔未闭患者必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对此,卵圆孔未闭患者需注意:
夏季运动少、饮水少,血液会出现高凝状态继而产生血栓,卵圆孔未闭患者一定要注意多补充水分,避免血栓形成。久坐会使下肢循环减慢,血液高凝产生血栓,所以要避免久坐。血液高凝状态下不宜立即搬重物或做需要屏气用力的动作,否则容易使右心房压力增大,使得含氧量低的静脉血液或血栓通过卵圆孔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再流向脑部。
供稿 结构性心脏病病区 刘艳存
审稿 朱贺变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