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从正确洗手开始
2022-07-15
浏览次数(3321)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预防疾病,从正确洗手开始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预防病毒传播成为每个人都要认真学习的必修课。

新冠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除了呼吸道飞沫传播,还有手部接触传播。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洗净手,养成良好的手部清洁习惯,也是非常非常重要滴。专家提倡百姓也要像医务人员一样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一、七步洗手法

是医务人员常用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可以清除手部污物和病原体,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七步洗手法可以简单用七个字概括“内外夹弓大立腕”。

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二、洗手的几个误区

1.不愿洗手  总觉得自己“抵抗力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

2.单纯“水洗”  不用肥皂或洗手液,单纯“水洗”,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大量病原体还停留在手上;

3.洗手时间过短  洗手揉搓要不少于15秒,洗手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对去除病菌作用不大;

4.以擦代洗  用湿纸巾擦手代替洗手,效果不如流动水;

5.用盆接水洗  用盆接水,细菌不会被冲走,且可能会发生多人合用一盆水,不仅不能清除细菌,还会导致交叉感染;

6.洗手过于频繁  会对手部皮肤造成伤害,若手部有裂口,皂液会渗透到裂口,造成感染;

7.共用干手毛巾  应该用一次性干手纸或一人一条毛巾,用后及时清洁并干燥。

三、我们何时要洗手?

1. 咳嗽打喷嚏后;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接触公共物品或设备后、接触其他物体表面或扶手以及使用钱币后;

3.接触他人或接触动物后;

4.做饭、吃饭、服药前,大小便后;

5.手脏的时候;

6.外出回来后。

四、出行途中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方法一: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部清洁;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酒精或含氯成分的手消毒液。但是对于普通人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方式,只有在户外或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方法二:如果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同时又没有清水,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或一次性消毒湿巾(含75%酒精)来进行手部清洁。清洁时应注意尽可能揉擦到位,保证时长。

目前,新冠疫情形势复杂,我们呼吁大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坚持科学、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


供稿  病案室 钱文丽

审稿  朱贺变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