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该注意啥?
2024-04-12
浏览次数(92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安全用药,该注意啥?

药物的目的是治疗疾病,促进健康,只有正确服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害生命安全。那么,安全用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谨遵医嘱

一定要按照处方的服用剂量、用法、给药途径等,同一种药品用于不同疾病治疗时,用法用量可能有较大差异。

二、服用时间概念

空腹:进食后8-12小时;

餐前:三餐前30-60分钟;

餐中:吃饭的同时;

餐后:餐后15-30分钟;

睡前:睡前15-30分钟;

必要时:不适时立刻服用;

1天1次:每日的同一时间服药一次;

1天2 次:每隔12 小时1 次(不是早晚各一次,下同);

1 天3 次:每隔8 小时1 次;

1 天4 次:每隔6 小时1 次。

三、注意事项

1.特殊剂型

药品名称有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等后缀时,严禁嚼碎和掰开(有划痕的除外);咀嚼片需咀嚼后服用,不可整片吞服。

2.饮水有讲究

(1)饮水量

一般要求送服200-300毫升水,能有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不可干吞,因其易使药物粘附在食管壁上而损伤食管。

需要大量饮水的药物:氨基苷类抗生素肾毒性较大,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水有利于稀释、加快药物的排泄减轻肾毒性;磺胺类和抗痛风药如别嘌醇,可加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形成尿酸结晶;平喘药多饮水可防止脱水。保证每天不少于1500- 2000毫升。

不能饮水的药物:止咳糖浆,因为要保证药物较长时间地覆盖在咽腔粘膜表面,减轻粘膜的炎症反应,缓解咳嗽;抗利尿药应限制饮水,以免引起水钠潴留;胃粘膜保护剂,服用前后 30 分钟内不宜饮水,以便药物在消化道形成保护膜。

(2)水温

推荐温水送服,温度过高可降低药效。如黏液溶解性祛痰药、生物制剂、助消化类如多酶片、含活性菌类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症糖丸等。

(3)不宜用茶水送服

茶叶中的鞣酸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作用产生沉淀,影响疗效和产生副作用。

3.饮食要求

(1)禁酒

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不论是红、白、啤酒。在服药前3天、服药期间、服药后7天内禁止饮酒和使用含酒精的药物和食物。

①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头孢拉啶等,咪唑衍生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药+酒易引起双硫仑反应,如面部潮红、心跳加快、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肌梗塞、甚至死亡;

②镇静催眠类药物+酒:代谢减慢,吸收加快,严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致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③解热镇痛剂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酒:协同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④降压药+酒:加速血管扩张,出现低血压、休克等;

⑤降糖药+酒:引起低血糖、酸中毒等;

⑥抗抑郁药+酒:双重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郁症状加重,且血压上升;

⑦治疗关节炎类药物+酒:引起胃出血、肝损伤等。

(2)忌西柚汁

西柚汁提高阿托伐他汀、胺碘酮、非洛地平的生物利用度,减轻非洛地平的首过效应。

4.体位

绝大部分药品,口服后都应保持立位或坐位30分钟,避免躺卧,以免药物在食管内滞留,损伤食管黏膜。但胃溃疡药物,服药后应卧床休息。

5.保存

根据药品说明书,采取冷藏、避光、密封、干燥、阴凉处保存,远离小神兽所及之处! 

帮助到您了吗?祝您健康!


供稿 护理部 朱贺变

审稿 吴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