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警惕患者“十以为”
2024-10-24
浏览次数(154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高脂血症,警惕患者“十以为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或(和)胆固醇增高,又称作血脂异常。临床上,高脂血症根据增高的血脂蛋白种类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或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

但现实生活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高脂血症年轻化,而一些非专业的自己想当然的治疗方式,也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为了警惕血脂升高引起的身体变化,高血脂患者一定避免一下的“十以为”。

一、血脂化验单中数值正常就可以

根据最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脂异常升高标准为总胆固醇>5.17mmol/L,甘油三酯>2.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9mmol/L等。化验单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叫血脂,其中胆固醇更重要。虽然从化验单上看,胆固醇在正常范围内,但这不等于心脑血管就是安全的,特别是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时,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因此指标应该控制得更低一些。

二、血脂高了才需要服用降脂药

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降脂药物治疗的基石,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是中国人群降脂治疗的首选策略,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是血脂异常治疗策略的基本趋势。所有冠心病、心梗、脑梗的病人都应遵医嘱规范服药。

三、血脂达标后,随意停药

多数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和(或)糖尿病者均需要长期用药。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治疗后,胆固醇降低到了目标值以下,就自行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否则会增加发生血管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四、服药过程中,不及时复查

降脂治疗应定期随访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调整治疗方案,认真贯彻长期达标理念。生活方式干预后,应按医嘱要求,定期复查血脂水平。药物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血脂及肝功能与肌酸激酶。若无特殊情况,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五、只想通过调整饮食来降血脂

对于高血脂患者,控制饮食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果胆固醇显著升高,则应该在生活习惯干预的同时应用药物治疗。虽然饮食与生活习惯对甘油三酯影响较大,对于甘油三酯严重升高者,也应该及时予以药物治疗。

六、一律拒绝吃鸡蛋

不要简单地拒绝吃鸡蛋黄。当然,对于已经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还是应该适当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

七、外面的饭菜比家里好吃,经常在外吃饭

如果吃一顿油腻的饭,餐后两三个小时期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会升高2~3倍,往往需要8个小时后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平时尽量清淡饮食,自己在家炒菜也要尽量少放油,快餐盒饭,能不吃尽量别吃了。

八、防血脂高,只吃素就可以。

不仅是吃油腻食物才会升高血脂,吃素食、特别是细粮过多,高油高盐的烹饪方式,也会转变成脂肪(就是甘油三酯)储存在身上,因此也会导致血脂升高。

九、用保健品代替药物降脂

大家经常会在电视上、亲戚朋友口中得知某某保健品效果极好,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往往我们从非专业医疗机构获取到的信息是片面、不准确的。仅使用保健品替代药物是不可取的。应当通过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才能够科学降低疾病风险。

十、血脂高了,喝酒却照常

经常饮酒可以直接导致血脂升高。酒精可以刺激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后者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原料。正因如此,经常大量饮酒会导致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诱发或加重高脂血症。

血脂管理,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大家快来看看,是否我们也存在以上的“十以为”呢!


供稿 特需病房二病区  孙洁  李婷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