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也会得“高血脂”?
2024-05-17
浏览次数(3455)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瘦子也会得“高血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吃的越来越好,“高血脂”出现的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只有胖人才会血脂高,瘦人没事儿。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么,先跟我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高血脂”吧!

首先,需要先弄清血脂都有啥?血脂并不是脂肪,包括了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等)的总称。

“高血脂”是一个较为口头的概念,医学上叫做“血脂异常”。常指血清中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

体型胖的人由于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较少,脂肪合成较多,确实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体重超标的人都会有高血脂。

如果一个人的脂质新陈代谢功能特别好,能够做到“吃多少、代谢多少”,即便是体重较大的也能保持血脂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高血脂并不是所谓的“胖人专属疾病”。

哪些因素会影响血脂水平呢?

(1)遗传因素

遗传在血脂高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家族中有血脂高的历史,那么即使你饮食健康、体形消瘦,也会存在血脂偏高的风险。

这是因为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处理血液中的脂质,从而导致血脂水平升高。

(2)饮食习惯

这也是影响血脂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你可能避免了油腻的食物,但如果饮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如面食、甜食等),这些都会导致血脂水平上升。另外,缺乏足够的维生素摄入也可能对血脂产生不利影响。

(3)生活方式

当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长期吸烟或饮酒、以及高压的生活状态都可能导致血脂水平上升。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还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生成,有助于降低血脂。

(4)身体的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这是因为这些疾病会影响到身体的新陈代谢,进而影响到脂质的代谢。

高血脂有哪些危害呢?

高血脂症本身几乎没有症状,但长期血脂偏高,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

(1)冠心病

高血脂时,冠状动脉内也容易发生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导致血管腔变窄,心肌供血不足。

当心肌缺氧时,会引发心绞痛;若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完全阻塞冠状动脉,则会发生心肌梗死。

(2)脑卒中

脂质在脑血管中沉积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或堵塞脑血管,就会引发缺血性脑卒中(脑中风/脑梗)。

高血脂还会导致脑血管硬化和狭窄,进一步增加脑中风的风险。

(3)高血压

高血脂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阻力增大。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心脏需要加大泵血力度,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脂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变得僵硬和失去弹性,加剧高血压的发展。

(4)糖尿病

高脂血症患者身体内的胰岛素敏感度下降,使得机体对血糖的利用效率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如何应对血脂高?

(1)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其中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

(2)药物治疗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常见的有他汀类(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依折麦布、非诺贝特、PCSK9等,还有血脂康、脂必泰等中成药。方法很多,贵在坚持,切莫随意停药。

总之,不能以胖瘦论血脂,有了高血脂,应及时就医,进行饮食指导、药物控制,并定期体检复查。


供稿 冠心病三病区 高培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