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与巩义市人民医院在巩义,举行学术峰会陈同峰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巩义市结构性心脏病论坛。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席专家高传玉教授,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主任刘煜昊教授、副主任医师陈同峰博士,巩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许学辉,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局长吕永刚,市总医院党委书记乔来军、洛宁县中医院、长垣市人民医院、沁阳市人民医院、温县人民医院、荥阳人民医院等河南省内兄弟县市医院书记、院长2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博士工作站成立暨揭牌仪式
活动伊始,巩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乔来军致辞,乔书记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陈同峰博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面对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等新技术开展,要借力上级专家团队的创新势能,突破县域医疗的“技术天花板”。陈博士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结构性心脏病手术方面享有盛誉。希望青年医师在陈博士的“手把手指教、点对点解惑、床旁示范、术中带教”中锤炼真本领,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逐步独立开展复杂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
巩义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局长吕永刚表示,陈博士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巩义市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迈入医研协同新阶段,希望巩义市人民医院依托陈博士团队的学术资源,建立“导师制”传承模式,组建结构性心脏病科研攻关小组,同步推进临床诊疗与流行病学研究。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借势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完善“预防-筛查-治疗-康复”全周期服务体系,制定适合基层需求的诊疗方案,造福更多百姓。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席专家高传玉教授指出,此次会议是我省首次在县域举办的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同时也是我省首个以结构性心脏病为核心建立的博士工作站,为学术交流、技术提升和惠民服务搭建了一座重要桥梁。高传玉教授凭借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分享了心血管领域的前沿理念,为参会人员清晰描绘了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实践启示。
巩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许学辉讲话,希望巩义市人民医院要勇当改革“排头兵”,以博士工作站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博士团队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努力在疑难危重症诊治、医学前沿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巩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乔来军宣布陈同峰博士工作站正式成立,并为陈博士颁发聘书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席专家高传玉教授,巩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许学辉、巩义市卫健委副主任、疾控局局长吕永刚,巩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乔来军共同为陈同峰博士工作站揭牌
学术讲座环节
学术讲座环节中,多位业内大咖带来了精彩分享。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主任刘煜昊教授深入解读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早期技术的艰难探索,到如今的成熟应用,再到未来的创新展望,刘煜昊主任用生动的讲解,带领参会者全面了解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医师陈同峰博士聚焦 “结构性心脏病常见病的介入治疗”,结合大量临床经典案例,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宝贵经验。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为现场医生提供了实用的临床思路和前沿技术指导,助力他们在今后的诊疗工作中更精准地应对复杂病情。
巩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首任院长杜天敏以 “医说卵圆孔未闭” 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了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疾病的神秘面纱。从发病机制到诊断方法,再到治疗策略,杜主任的讲解让参会人员对卵圆孔未闭有了全新认识,提高了大家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和诊疗能力。
巩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徐国良带来的病例分享环节同样精彩。通过真实生动的病例展示,从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到治疗效果评估,全方位呈现了结构性心脏病的诊疗全过程。
专家讨论
洛宁县中医院心内科主任梁小勇等专家积极互动、各抒己见,围绕讲座内容和病例分享展开深入探讨。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思维的火花在热烈讨论中不断绽放,进一步加深了对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的理解和认识。
巩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首任院长杜天敏表示,诚挚感谢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和参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同时,对陈同峰博士工作站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它不仅为巩义市心血管领域的医务人员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更标志着巩义市在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技术和科研创新方面将迈出坚实步伐。期望借助这一平台,持续提升巩义市结构性心脏病的诊疗水平,为百姓的健康福祉筑牢坚实防线,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