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让心跳更稳定,远离卒中风险
2025-04-18
浏览次数(689)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房颤(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跳不规则,严重时可能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风险。由于房颤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出现并发症时才被确诊。因此,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后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房颤的早期发现方法、治疗方案及日常管理建议。

一、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一种快速且不规则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房异常电活动,导致心房无规律地颤动,使得心脏泵血功能受损。

1. 正常心跳vs房颤心跳

正常心跳:心脏按照规律的节奏跳动,每分钟60-100次。

房颤心跳:心房以 300-600 次/分钟 的频率快速颤动,心室跳动也变得不规则,可能快达100-180次/分钟。

2. 房颤的类型

房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阵发性房颤:发作短暂,通常24-48小时内自行恢复。

持续性房颤:持续超过7天,需要药物或医疗干预才能恢复正常心律。

长期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1年以上,通常需要长期管理。

永久性房颤:无法恢复正常心律,需要控制心率和预防并发症。

二、房颤的早期症状与发现方法

1. 常见症状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不适,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心悸:突然感到心跳加快、不规则。
✅ 头晕或晕厥: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 胸闷或胸痛:尤其是有冠心病的患者。
✅ 乏力: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体力下降。
✅ 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或躺下时更明显。

特别提醒: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仍有脑卒中风险,因此定期筛查非常重要!

2. 早期发现方法

✅ 自测脉搏:手指轻触手腕动脉或颈动脉,如发现脉搏不规则、忽快忽慢,需警惕房颤可能。
✅ 智能手表监测:如Apple Watch、华为手表等设备可检测心律不齐,但结果需医生确认。
✅ 心电图(ECG)检查:是诊断房颤的金标准,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
✅ Holter 动态心电图:适用于间歇性发作的房颤,可连续监测24-48小时。
✅ 心脏超声(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颤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三、房颤的治疗方法

房颤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心率、恢复正常心律,并预防卒中和其他并发症。治疗方案因患者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预防卒中)

房颤可导致血栓形成,增加脑卒中风险,适用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心率控制药物

适用于无法恢复正常心律的患者,帮助控制心跳速度,代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心律转复药物

适用于新发房颤患者,帮助恢复正常心律,常用药物包括 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

2. 非药物治疗

电复律 适用于急性房颤发作,可通过电复律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导管消融术 通过高频电流或冷冻技术消融异常心律传导通路。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的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卒中) 适用于不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通过封堵左心耳来减少血栓风险。

四、房颤患者的日常管理

✅ 定期监测心率:可以使用智能手表或家用心电设备监测心跳是否规则。
✅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疾病会增加房颤的风险。
✅ 戒烟限酒:烟酒可诱发心律失常,应尽量减少摄入。
✅ 适量运动:建议低至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房颤加重。
✅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绿叶蔬菜),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
✅ 保持良好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增加房颤风险。
✅ 管理情绪:焦虑和压力会诱发房颤,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放松。

五、总结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体检或使用智能设备监测心律。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导管消融和预防卒中,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病情管理至关重要。如果您或家人出现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确保心脏健康!

 

供稿 心律失常一病区 严丽洁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