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
2023-12-15
浏览次数(2364)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带您了解血液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

自体动静脉内瘘被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最佳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静脉动脉化,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血管直径及深度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一、什么时候需要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

1.诊断慢性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eGFR)<25ml/(min?1.73m2),并预期3~6个月内需要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考虑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

2.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二、哪些患者有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的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证

1.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30%。

2.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且不能纠正。

3.患者前臂艾伦试验(Allen’s test)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二)相对禁忌证

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个月。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或低血压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

5.未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三、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患者应注意些什么?

1.学会如何触及血管震颤,以及用听诊器听到血管杂音。每日应多次触摸或听。

2.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3.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4.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

5.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2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

6.术后24h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四、如何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

1.促使内瘘尽快“成熟” 在术后1周且伤口无感染、无渗血、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手捏握皮球或橡皮圈数次,每次3~5min;术后2周可在上臂捆扎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术侧手做握拳或握球锻炼,每次1~2min,每天可重复 10~20 次。

2.内瘘成熟一般需要 4~6 周。需要患者耐心去锻炼促进内瘘的成熟,也可以使用喜疗妥乳膏涂抹内瘘血管处,并用掌心轻轻按摩,每日3次即可。

3.必要时可以使用远红外线照射内瘘血管,每日1次,每次40分钟,每周3次即可,来更好的促进内瘘的成熟。


供稿 血液净化中心 李亭汝

图片 贾梦丽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