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之 气道异物梗阻
近日,在某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课上发生惊险一幕,一个小朋友突然用手去抠自己的喉咙,随后站起身来并向老师举手示意,且不断拍打桌子,还用手指喉咙。课堂老师迅速判断情况后,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后面按压他的腹部,大概按压了十多次,终于把东西吐出来。原来小朋友是不小心误食了笔盖,才发生了这惊险一幕。我们可能在新闻中或者从身边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因误吞食物或小物品导致气道梗阻,使人迅速产生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不清的情况。现场急救排出异物,可以第一时间畅通气道,使人转危为安。
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是关键。那么什么情况容易使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呢?
首先,在日常进食中,避免过大或难以咀嚼的食物,如硬果仁、糖果、果冻、大肉块、水果等,要将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吞咽。同时,在咀嚼食物时,应避免交谈、情绪激动,以防误吞食物。特别是儿童,在进食时应坐直,并避免在行走或奔跑时吃东西,禁止儿童将不可食用的物品放进嘴中;咀嚼能力较差的老人,也应注意细嚼慢咽,不可急于吞食;过度饮酒也可能导致呕吐和误吸,增加气道堵塞的风险。
大家经常听到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解救气道异物梗阻的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清除上呼吸道异物堵塞(噎)的急救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外力冲击腹部,间接增加胸腔内压力,从而推动气道中的阻塞物,使人可以将其吐出或咳出来。当患者出现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的症状,并且一些清醒的患者紧紧抓住或指向自己的喉咙时,第一目击者需要迅速做出判断,通过及时采取这种急救法,可以有效地使患者排出气道异物,恢复呼吸,避免窒息导致的严重后果。
那么重点来了,如何在现场处理气道异物梗阻?
针对成人,轻度梗阻者鼓励其咳嗽,严重者立即现场施救,拨打120。背部叩击和腹部冲击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详细施救方法见图示)对肥胖和怀孕者在其胸部正中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一旦失去意识,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现场无他人帮助时,可将腹部抵在椅背上进行腹部冲击。儿童(1岁以上)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施救方法与成人的相同。
针对婴儿(出生1至12个月),轻度梗阻者观察其症状变化,严重者立即现场施救,拨打120。现场施救时,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一旦婴儿失去意识,立即进行2-5次人工呼吸,然后实施心肺复苏。异物排出后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详细施救方法见图示)
供稿 大数据中心 邢文露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