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同行齐聚首,我省胸痛中心联盟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12-23
浏览次数(5012)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2017年12月22日,来自全省219家胸痛中心联盟成员单位的300余名医院院长和心内科主任,齐聚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共商推进河南省胸痛中心建设大业。与会嘉宾共同分析了河南省心血管疾病防治情况的现状,研究了胸痛疾病救治的对策,并就各医院齐心联手在全省尽快建立有效的胸痛中心联盟网络达成了一致意见。

12月15日,依托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正式成立,旨在通过建立胸痛中心网络,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快速提升胸痛疾病的诊疗和防治能力。从联盟成立到召开推进会仅仅一周时间,全省各地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专家,再次聚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这充分说明河南省心血管疾病防治形势的严峻与迫切。

目前,我省急诊胸痛救治现状不容乐观。研究结果显示,胸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从发病到接受救治延迟、诊断流程不规范、临床预后较差等问题。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我省每年有1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出省就医。建立一个高水平的胸痛中心联盟,快速提升全省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就显得迫在眉睫。

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永城市卫生计生委、永城市中心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汝阳县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和机构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推进会并进行了专题讲座。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发起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高传玉教授主持会议。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任乔伍营分享了《120急危重症救治新动向和新发展》。他强调,胸痛、脑卒中、创伤三个中心的建立十分必要,更多的突发情况需要本地救治。在应对心梗和卒中这类救治时间需要分秒必争的急重症时,为捋顺和简化流程、提高救治质量,各医疗机构需要作出更多地努力。他称赞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紧急救援绿色通道设置,完全符合急救的需要,从心电图、核磁共振、检验化验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无缝对接,是对患者的负责和对家属的尊重。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调研员董薇从自己23年的医务管理经验出发,以自己经历的急诊入院为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分析了《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的建设要求,提出在二级、三级医院都要建立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及时接诊胸痛患者,对于需要紧急救治的胸痛患者,实施“先救治、后付费”的救治原则。

我国居民心肌梗死高发,患者医疗花费巨大,采取何种手段治疗更具合理性,一直是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发起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高传玉教授迫切关注的问题。这次,面对300余位业界同行,他以《胸痛中心建设与STEMI溶栓》为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指出,无论是城市医院还是县级医院都应高度重视改善院内静脉溶栓的重要性,即使是医疗资源配置好的大医院,也不能因实施急诊冠脉介入而忽视静脉溶栓的重要性。

在随后的会议中,永城市卫计委副主任谢磊、永城市中心医院院长祝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余宏伟,急诊科主任高建凯,心血管内科病区主任杨平、汝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申成宁等专家分别作了《永城市卫计委在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行动和思考》、《医院院长在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胸痛中心建设要点解读》等多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是继今年12月15日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成立之后,联盟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作推进会。联盟成立将助力各级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和认证,全面提升各级医院心血管疾病综合救治水平和影响力,更好地为中原人民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本次推进会的成功实施,使各成员单位对快速推动河南胸痛中心联盟的建设达成了共识,强化了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

参会人员还实地走访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介入中心学术报告厅,一场实时介入手术的现场直播正在大屏上清晰展现,高传玉副院长从手术难度、手术方式、治疗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讲解。舞阳县中医院、郑州市第十六医院、长垣县医院等医疗单位的大夫们看的津津有味,说,“这样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十分难得,对于基层医生提高技术水平帮助太大了。”

还有遍布手术室、病房、护士站的两地三院(郑州-北京,阜外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联网的信息化系统,直接打动了各位医院院长和心内科主任的心。护士站里的智能化护理系统,让几位医护一线出身的医院管理者啧啧称赞,忍不住直接上手操作,感受打破信息孤岛后,方便、快捷、清晰的展示页面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