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别因体温波动而恐慌
2020-03-10
浏览次数(3930)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疫情之下,别因体温波动而恐慌


2020年的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全国各省市先后启动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抗新冠肺炎。漫长的春节假期,一时间,各个社区门口、公路路口、重要交通要道出现了各种防疫点: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全国人民都在为打赢这场战役努力着。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体温测量成了重要环节,不仅是出入各个场所需要测量登记,就连平时不出门的老人小孩都在家频繁测量体温。但是不同测量方式体温标准你知道吗?疫情之下,你是否因体温波动而恐慌呢?今天我们聊一聊关于体温的那些事儿。

一、不同的测温计有何区别?



二、不同测量方式体温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体温的测量方式分为:肛温、腋温、口温。



三、体温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环境——气温高则体温高,气温低则体温低

时间——早上体温相对低,下午体温相对高

状态——运动和进餐后,体温相对高

年龄——婴幼儿体温高,老年人体温低

生理——女性排卵期、妊娠期体温高

四、测体温时需注意什么?

1、测量前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冷热水、沐浴或进行冷热敷。

2、测量时若选用水银体温计,应检查有无破损,保持腋下干燥。

3、口腔测温30分钟前避免吃任何食物、吸烟或者喝水,防止结果不准确。

4、如果测量值高出正常值范围一点,可能是存在测量误差,可测多次取平均值。

五、公用测温工具是否会造成感染?

公共场合大多采用非接触式的红外线测温仪,一般不会导致交叉感染。

但对于需要通过接触皮肤或粘膜才能完成的工具比如腋温、口温或肛温的测量工具,需要在使用后进行酒精消毒,否则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六、发热是否意味着新冠病毒感染呢?

不一定。如果没有接触过可疑传染源,短期(不超过3天)轻度发热可在家随访观察。

如果近期接触过可疑传染源,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

七、发烧了是否捂一身汗就能退烧?

捂汗退烧并不可取。盖着被子捂,反而会让身体更没办法散热。推荐: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低浓度酒精擦拭身体等。

八、新冠肺炎患者体温正常就可以出院吗?

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侧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疫情当下,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您勤测体温,正确解读。当体温出现波动时,请您千万不要恐慌,注意观察,找准原因,可采取线上咨询和医疗服务,必要时就医治疗,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供稿  成人心外二  李梦蝶  

审编  吴朵朵 张瑜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