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宝宝术后常用的口服药,你知道吗?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一般需口服强心、利尿、补钾、扩血管、抗凝、降肺压药物等,以减轻心脏负担,维持心功能。开胸手术的先心病患儿一般术后需口服15天到1个月药物,复杂或术后心脏功能仍需调整的患儿会延长服药时间。有封堵器植入的患儿需口服3~6个月抗凝药物,植入人工管道的患儿需要长期规律口服抗凝药物以维持人工管道通畅。
1、强心苷类:
地高辛:剂型有口服液和片剂2钟,口服液是30ml/1.5mg,片剂是0.25mg,服用剂量为3~5ug/kg,一日两次,两次之间间隔12小时。
服药注意事项:
(1)剂量要准确,不可随意增加和减少剂量,不可自行停药,如果吃药后15分钟内吐掉要及时准确补充。
(2)时间要准确,每12小时服用1次,安排在早上7点和晚上7点,不要随意改变。
(3)服药前测脉搏或心率,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率慢于一定的次数则停药1次,间隔12小时后复测宝宝心率,如婴幼儿心率一般在110次/分以上,年长儿童在90次/分以上仍可继续服用。监测心率的方法:①触摸动脉搏动次数,计时一分钟。②可以使用听诊器,听诊宝宝心跳次数,计时一分钟。 (4)过量服用导致地高辛中毒的临床表现:
①消化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②神经系统反应:烦躁不安,头痛、头晕、疲乏、视力模糊、黄视、绿视;
③心脏毒性反应: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颤动等。
如有上述症状表现,应及时就诊。对低钾血症、房室传导阻滞等患儿慎用或不用地高辛。
2、利尿剂:
(1)呋塞米片:常用服用剂量为1mg/kg ,一日三次,饭后服用。为排钾利尿药物,利尿效果比较强,因此服用时需同时补钾,可口服枸橼酸钾或氯化钾口服液。
(2)螺内酯片:常有服用剂量为1mg/kg ,一日三次,饭后服用。保钾利尿药物,利尿作用稍弱,不需同时补钾。
利尿药物主要作用为排出水分,减轻心脏负荷。可根据病情术后口服3~6月,定期检查电解质,以避免术后电解质紊乱。一般利尿药物停药需逐渐减量,由一日三次,减为一日两次,口服一周,再减至一日一次,口服一周停药。
3、扩血管药物:
卡托普利(开博通) 服用剂量为0.5mg/kg,一日三次,饭后服用。
药物作用:降肺动脉压力、扩张血管,用于有肺动脉高压、瓣膜返流的患儿。
4、抗凝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剂量为3~5mg/kg,一日一次。
目前最常使用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这种“肠溶”技术,使得包裹在“肠溶衣”里面的阿司匹林在胃的酸性条件下不被溶解出来,而只有在肠道的碱性条件下,肠溶衣才被破坏和溶解,释放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果是整片口服,要求在餐前服用,小宝宝需要研碎或掰开口服,最好选择在饭后服用。
多用于介入封堵术后患儿,一般需口服3~6个月。
5、降肺动脉高压药物:
西地那非、他达拉非、波生坦等,一般需口服3~6个月甚至需更长时间,需遵医嘱,切忌自行停药。
6、营养心脏药物:
维生素C片、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辅酶Q10胶囊等,口服营养心肌药物可促进心肌酶恢复正常。
7、钙剂:
术后可给予患儿补钙,比如钙片,维生素AD滴剂(鱼肝油)、维生素D3等。因钙剂会协同地高辛,增强其强心作用同时也会增加地高辛的毒性反应,地高辛禁忌与钙剂合用,缺钙补钙的宝宝应在服用地高辛2小时后再补充钙剂。
术后患儿口服药物,需依据患儿疾病种类,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患儿恢复情况,术后复查结果等综合评估。术后需定期至手术医院复诊,依据医生医嘱减量或停药。在用药的问题上,切不能马虎,必须要和实际检查的情况相结合,做到万无一失。
地高辛使用注意事项:
地高辛为洋地黄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口服强心药物。
1、地高辛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存在交叉,敏感病人正常浓度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2、应用时需注意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应用本品剂量应个体化。
3、在小婴儿(尤其早产儿)需仔细计算口服剂量,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与频次服用。
4、每次口服地高辛前应测量患儿心率,如3个月以下宝宝心率<120次/分;1岁以下宝宝心率<100次/分;1~5岁宝宝心率<90次/分;5岁以上宝宝心率<80次/分,应暂停服用药1次,待下次服药前再次测量心率,如心率高于上述值,可继续服用。5、患儿口服地高辛后,因呕吐导致单次剂量不足时,不建议补服。目前研究表明,地高辛逐日给予一定剂量,经6~7天可在体内达到稳定有效药物浓度。
6、如口服地高辛过量,或怀疑洋地黄中毒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症处理,家长要学会观察洋地黄中毒表现:儿童以心律失常最多见如早搏、心动过缓等,其它不良反应包括: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下腹痛、异常的乏力、嗜睡、昏迷等。
7、禁忌与钙剂合用,缺钙补钙的宝宝应在服用地高辛2小时后再补充钙剂。
8、下例情况禁用:任何强心苷中毒;室性心动过速、心动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若伴心衰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或房扑,与钙注射剂合用。
9、下例情况慎用:低血钾;不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血钙;甲状腺功能低下;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肾功能损害。
10、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妇女须权衡利弊。
供稿 护理部 朱贺变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