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居家护理
2020-06-17
浏览次数(1113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PICC导管居家护理


一、什么是PICC导管

PICC导管是“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即导管是由手臂大静脉置入(通常是贵要静脉或头静脉),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它是一根细细的、柔软的、可弯曲的硅胶导管。




二、PICC导管维护的六个点

1.看—观察

2.换—换药

3.用—使用

4.动—活动

5.洗—洗澡

6.睡—睡觉

三、居家护理详细内容看这里

1.看—观察

(1)每天检查双上肢是否对称,置管侧肢体皮肤有无发红、发热、肿胀、触痛。

(2)观察导管置入长度或外露长度有无变化

(3)敷贴是否有潮湿、松动、卷边、脱落等,导管保护有危险时及时到医院更换敷贴。

(4)观察输液接头是否有破损、松动、脱落,体外导管是否有打折、破损。

2.换—换药

(1)不管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一定要做到一周换一次药(换敷贴和接头)、一周一冲管,换药一定要无菌,冲管一定要脉冲式正压封管,以防堵管或感染。

(2)敷贴更换时机:贴膜有卷边、松动、潮湿,穿刺点或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请到正规医院由专业护士换药,不可自行或到私人诊所换药。

3.用—使用

(1)在家如果需要输液可以使用PICC导管,连接导管前要消毒导管接头,用75%酒精棉片用力摩擦15秒,待干后方可连接输液器,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应当使用生理盐水常规冲管。不管任何原因正压接头一旦取下需要更换新的接头,每次经输液接头输血或抽血后无法完全冲洗残余血液时也需要更换接头。

(2)目前使用的导管一般都是非耐高压的,所以在进行增强CT检查时,不能经导管注射显影剂,否则会因导管不耐受高压而导致导管的损伤或破裂。

(3)不要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洗导管。

4.动—活动

(1)一般的日常活动均可进行,如:炒菜、进餐、洗碗、刷牙、扫地、开车等。

(2)为了促进血液循环,置管侧手臂可以做握拳伸展等柔和的运动,首先活动腕关节、其次使用握力球做握拳运动、最后活动手指做弹钢琴动作,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3)日常禁止的活动:提举大于5千克的重物、拖地、盆浴及游泳等,避免持重锻炼、大范围的手臂旋转活动如举重、打网球等。

(4)尽量不在置管侧测血压。

(5)不长期压迫置管侧肢体。

5.洗—洗澡

(1)选择淋浴,严禁泡澡。

(2)淋浴前用保鲜膜缠绕2-3圈包裹:毛巾─保鲜膜─毛巾─保鲜膜/宽胶带作为“临时套袖”,上下用胶带或皮筋扎紧,淋浴时举起置管侧手臂。

(3)时间不宜过长,以不出汗为宜。

(4)最好是换药的前一天洗澡,以免浸湿穿刺处,引发感染。

(5)检查敷料有无潮湿,如有潮湿及时到医院更换敷贴。

6.睡—睡觉

(1)可以根据自己上肢的粗细选择PICC保护袖套,也可以选择松紧合适的丝袜将两端剪开,形成袜筒,睡觉前将袜筒套在PICC导管外面,可以防止睡觉时导管脱出。




(2)睡觉时尽量不要压着留置导管侧的肢体,避免导管在高凝状态下造成堵塞。

(3)穿衣服时选择袖口宽松的衣服,或选择PICC改良式的衣服。穿脱衣服时先穿置管手臂,后脱置管手臂。

四、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到医院

(1)导管部分脱出,马上固定好导管的外露部分,切记自行将脱出的导管送入体内。

(2)导管完全脱出,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约5分钟),穿刺点用无菌敷贴固定,携带脱出的导管前往医院。

(3)导管断裂:立即将外露导管弯折并用胶带固定到手臂上,如果所剩导管长度不够弯折,可适当将导管从穿刺点部位小心地拔出3-5cm,随后弯折,并用胶带固定到手臂上,立即寻求护士帮助,导管可能需要修复或更换。

(4)置管侧手臂麻木或手臂肿胀,或臂围增大2cm。

(5)贴膜松脱或输液接头脱落。

(6)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大于38度。

(7)穿刺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红肿疼痛或有渗血渗液并且按压无效。


供稿  呼吸内科  高昂  单海娟

审编  朱贺变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