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宝宝有哪些症状,你都知道吗?
宝宝出生,全家高兴,但是当得知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心情瞬间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霾”。宝宝到底病的严重吗?妈妈们注意以下表现,通过自己观察就能心中有数了。
呼吸 宝宝平静时呼吸是否费力,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的凹陷)。紫钳患儿常因吃奶、哭闹、情绪激动等,阵发性缺氧,突发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死亡。少数病情非常严重的患儿不具备自主呼吸能力,出生后即需呼吸机辅助,行急诊手术,才能获得生存机会。
吃奶 是宝宝早期最耗费体力的运动之一。先心病患儿心功能差,肺血流量增多,吃奶力气不足,吮吸无力,吃奶过程中需要反复休息、喘气,吃吃停停,食量也比正常婴儿明显小。
哭声小 部分患儿,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致左心房扩大,压迫喉返神经,而影响发声,表现为哭闹时声音小,像小猫的叫声。
易呼吸道感染 特点为经常、反复,而且不易治愈,发展成肺炎、心衰,甚至危及生命。
体重不增 出生前6个月,正常情况下,按体重0.6kg/月增加,先心病患儿出生后2~3月,体重不增甚至减少。由于体循环血量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宝宝可消瘦,面色苍白,眼睛无神,不爱活动。
紫绀及杵状指(趾) 在肺血流量减少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嘴唇、指(趾)末梢紫绀,成杆状,球结膜等毛细血管丰富的地方出现青紫。
胸部X片、心脏彩超基本可以诊断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但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也可以没有杂音,仅有肺动脉第二音亢进。畸形复杂的患儿需行心血管造影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自愈的机会;另外一少部分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的患儿,无需任何治疗;大多数先心病患儿需手术治疗校正畸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多数患儿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供稿 儿童心脏中心ICU 张媛媛
编审 张灵芳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