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先心”那些事儿
你还在谈“心”色变吗?让我们来看看先天性心脏病是否真的那么可怕吧。
一、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发育过程中的缺陷而形成的一种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其发病可能与孕妇怀孕早期特别是前3个月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药物、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及早产、缺氧和遗传等有关。
二、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有些患儿喜出长气、易感冒和肺部感染,或喜蹲踞位,极少数可能有口唇紫绀、影响发育。大多数先心病是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被发现的。常见的十大症状:1.青紫;2.心脏杂音;3.体力差;4.易患呼吸道感染;5.心衰;6.蹲踞;7.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8.肺动脉高压;9.发育障碍;10.其他症状。
三、先天性心脏病不及时治疗有哪些后果?
一般而言,先天性心脏病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大多数病人经导管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发育、生活、学习不受影响。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内膜炎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右心左分流,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
四、先心病病人应作哪些检查?
1.心脏彩超是目前最重要和准确的检查。大多数先心病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以确诊,仅少数患者需要食管超声检查。
2.极少数先心病患者需行右心导管检查。
3.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有时也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先心病选用哪种治疗方法最佳?
这主要是根据病人年龄大小、是否有右向左分流及医疗水平来决定的。
1.介入治疗:是目前最为简便、创伤最小、费用最低、恢复最快的方法,大多数患者均可通过这一方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类型,一定情况均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2.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只用于巨大缺损、合并有严重的多种畸形者。
3.内科治疗: 3岁以下、体重不超过15公斤的儿童,如症状不明显,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当症状较重时,出现口唇发绀、肺动脉高压、心脏明显扩大、心衰及右向左分流等情况时,则不适合作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而只能内科对症治疗。
六、介入治疗先心病是否安全?
介入治疗总的来说是安全的,目前国内进行的众多病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尚在少数。潜在的并发症有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传导阻滞、溶血等。这些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传导阻滞多可以恢复,封堵器移位也可以取出后重新放置。
七、哪些先心病可以行介入治疗?
目前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包括:①动脉导管未闭;②房间隔缺损;③室间隔缺损;④肺动脉瓣膜狭窄;⑤冠状动静脉瘘、肺动静脉瘘等
八、什么时候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合适?
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都可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手术后多可达到正常人的心功能水平。一般来讲只要发现有先心病,3岁以上患者越早治疗越好,实际上各年龄段均可进行介入治疗,在学龄前治疗可不影响儿童学习,且病变对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影响小,对患儿的心理成长带来的影响也较小
九、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优点?
介入治疗是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通过特制导管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将缺损或未闭的动脉导管封堵。目前经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技术已很成熟。这一治疗方法简便、安全,不用开胸,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留疤痕,痛苦小,并发症少,一般术后3~4天就可以出院。
十、先心病封堵时是否需要全身麻醉?
先心病封堵时大多不需要全身麻醉,手术时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状态,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时才需要全身麻醉,可选用作用时间短、恢复快、对呼吸影响小的静脉进行复合麻醉。
十一、先心病封堵成功后什么时候复查?
一般在术后1周、3月和6月时进行心脏超声、X线胸片以及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封堵器的位置是否正常。
十二、先心病封堵成功后是否还需服药?
术后需服有阿司匹林3~6个月。
所以,对于先心病,谈其色变的人们,这些是否可以帮助你了解了呢?
供稿 结构性心脏病 苑常利
审编 张灵芳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