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磷“超标”
---您做好血磷管理了吗?
“大夫,我身上又开始痒了!”这样的声音总是在透析室此起彼伏,给这些肾友带来困扰的便是磷。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病率为57.4%,腹膜透析患者其患病率为47.4%,而血磷控制达标率只有38.5%。
目前对于透析患者,建议将血磷水平维持在0.83-1.45mmol/L。
高血磷会引起尿毒症骨病、心脏瓣膜及血管钙化、皮肤瘙痒等一系列尿毒症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血磷升高(大于1.78mmol/L)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血清磷每升高1mg/dL,全因死亡率增加18%,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0%。随着透析治疗的普及,防治高磷血症避免并发症这一临床难题已经刻不容缓。既然高磷血症对人体危害如此之大,那么肾友们应该如何做好磷管理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讲解。
一、什么是高磷血症?
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磷还是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
有机磷大约40%-60%会被人体吸收,而无机磷90%-100%被完全吸收,在肾脏功能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磷基本上能够通过肾脏代谢。但是,当肾功能受损时,造成磷过多蓄积体内,就会发生高磷血症,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血磷升高对人体的危害
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心血管病变
3、皮肤瘙痒
4、软组织及关节钙化
5、骨痛骨折
三、如何做好磷管理?
1、控制磷的摄入
限制在800-1000mg/d。由于有机磷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病分布于细胞内,所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血磷含量也高。由于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蛋白质的摄入要有所增加,很容易导致高磷发生。
其次,植物类蛋白磷的吸收较动物类蛋白磷的吸收率低。研究发现过度限制磷的摄入会导致营养不良病增加死亡率,蛋白质和磷的摄入必须达到平衡,故用磷(mg)/蛋白质(g)比值来衡量饮食中磷的负荷比较合适。应尽量摄入磷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而尽量少食用磷含量高而蛋白含量低的食物。
含磷较高的食物:腊肉、火腿肠
有很多肾友会说,蛋白质食物里面都含有磷,都不敢吃了。其实有很多优质的蛋白类食物,既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含磷量又低。例如鸡蛋白是优质蛋白,含磷量为零,蛋黄含磷就很高。
常见的低磷高蛋白的食物:鸡蛋白、鸡肉、牛肉、鱼肉等。
高磷高蛋白的食物:鸡蛋黄、炸鸡块、火腿肠、动物内脏、腊肉、虾、海带、紫菜、海苔、大豆、瓜子、花生、奶酪、坚果类食物等。
另外需要重视的是各种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磷是防腐剂和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各种饮料、加工制品中含磷很高,并且基本能被身体完全吸收,所以肾友应注意尽量不吃或少吃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另外,将食物煮一煮,去汤再吃,可以有效减少磷,以及钠、钾、钙等元素摄入,动物和植物食材都可以。磷减少的程度与所用水量、食材大小、煮的时间以及是否去皮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面,这一招,可以减少蔬菜中51%的磷,肉食中也可以下降38%。
2、使用磷结合剂
磷结合剂的使用,主要通过减少胃肠道磷的吸收来降低血磷水平。目前临床应用的磷结合剂主要有含钙磷结合剂、含铝磷结合剂以及非钙非铝磷结合剂。
尿毒症透析患者,如通过饮食限制磷的摄入和充分透析仍不能控制血磷水平,而血钙水平在正常范围或降低建议使用含钙磷结合剂,若高钙血症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推荐使用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
临床常用的含钙磷结合剂有碳酸钙和醋酸钙,为防止潜在的高钙血症,建议每天从含钙的磷结合剂中摄入元素钙不超过1500mg,每天总共摄入的元素钙应小于2000mg。含铝磷结合剂由于会引起铝中毒的危险,临床应用较少,且应避免长期使用。
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主要有司维拉姆和碳酸镧,由于其对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无影响,甚至还能减轻或延缓血管钙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持续高磷版血管钙化的尿毒症患者,选用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是一最佳选择。建议磷结合剂应随餐服用,为达到最佳降磷效果应嚼服,且随摄入含磷食物的量不同而调整用药剂量。
3、对抗血磷高引起的瘙痒
肾脏能平衡身体内电解质钙、磷的水平,因此,当肾脏出现明显的问题,肾功能不全以及尿毒症的肾友就比较容易出现钙磷紊乱,从而引起瘙痒不适。
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
(1)周围神经病变
(2)钙磷代谢紊乱
(3)皮肤干燥
(4)营养不良
(5)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6)透析相关因素:透析不充分、透析时间不足、透析模式不同
四、相关护理
1、皮肤护理
由于皮肤瘙痒难耐,肾友经常抓破皮肤,应改变抓痒的方法,比如采用拍打皮肤的方法,并剪短指甲,必要时戴手套。若有抓痕或皮肤破损,应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因皮肤破损导致感染。皮肤干燥可涂抹润肤露,勤用温水擦浴,水温以40℃为宜。平常着装要选择柔软、宽松、棉质的衣服,避免毛织品及化纤品的衣服,避免穿紧身衣裤。淋浴时禁用刺激性物品,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沐浴露。
2、用药护理
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磷结合剂等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药物的使用,或在透析过程中使用低钙透析液,并在透析当天不要涂抹润肤露等油脂类膏药,以免影响内瘘穿刺及敷贴的使用。
3、透析护理
透析前做好透析用物准备:
充分预充管路及透析器,减少环氧乙烷等消毒剂的残留而引起的皮肤瘙痒,对透析器过敏的患者可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对碘酒过敏者,改用其他消毒剂;
对胶布过敏者,使用抗过敏胶布;
加强透析次数(每周三次),延长透析时间(6小时),改变透析方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滤过),以增加大、中分子毒性物质的清除,从而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
对只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皮肤瘙痒的患者,可将透析液的温度调低缓解瘙痒。
4、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如糖尿病或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等。
5、定期检查
定期抽血查生化,监测钙磷浓度,及时调整用药。
6、生活护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烦躁。
适量进行户外活动时注意减少皮肤直接暴露,避免过多的紫外线照射。
供稿 血液净化中心 张腾威
责编 李玉坤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