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事
前些日子碰到这样一位患者,36岁年轻人,3周之前因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于当地医院行急诊介入手术,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叉处(很重要的位置)放了一个支架,结果还没到一个月又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行急诊造影发现,支架部位形成了大量血栓,堵塞了血管,我们通过溶栓和血栓抽吸开通了血管。
经追问,患者术后觉得吃药麻烦又花钱,认为支架是“万能”的,就把至关重要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停用了。结果3天前因为“支架内血栓形成”住院,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深有感触地说:“以后再也不自作主张了,一定严格遵循大夫的医嘱,好好吃药”。
1、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临床上,我们遇到很多患者,在支架术后仍然大量抽烟,没过多久支架就发生了堵塞;有的人支架没出问题,但别的血管又堵了。
因此,戒烟、戒酒、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及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对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减少支架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2、科学服药
支架术后需要规范、科学的用药,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①预防血栓的药物:
在支架术后,需要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风险。阿司匹林有防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一般要终生服药。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一般建议在植入药物支架后坚持服用1年甚至更长时间。若无特殊情况,上述药物不能随意减量或停用。
②延缓动脉硬化进展的药物:
主要是指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等。这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同时能够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延缓斑块进展。因此,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至1.8mmol/L以下甚至更低。
③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对于支架术后的患者,若仍有心绞痛发作,建议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尼可地尔,以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血发作。
④β受体阻滞剂
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主要作用是控制心率、降低心肌耗氧及抗心律失常。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过程中不能突然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
⑤ACEI/ARB类药物
ACEI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等,ARB包括缬沙坦、坎地沙坦及替米沙坦等,这些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同时可以预防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定期复查
建议出院后第1个月开始复查,之后可延长至每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包括血压、心率、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此外,建议在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评价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4、警惕新出现的胸闷、胸痛等不适
大多数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会出现间断的胸闷、胸痛等不适,需要警惕,一旦出现胸闷、胸痛超过20分钟,需立即拨打120,及时就诊。
5、心脏康复
传统的观点认为心脏康复就是康复训练,就是运动疗法。其实,现代意义上的心脏康复涵盖了更多的内容,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规范的用药以及运动康复训练等。
通过上述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尽可能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生活质量水平,最终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总之,支架治疗要严格掌握指征,不该放的不放。支架并不是治疗的结束,而仅仅是治疗的开始。支架不是“神仙”,更不是“恶魔”,正确的看待支架,在支架术后健康的生活、规范的用药、定期的复查、合理的康复治疗,都是改善预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风险的重要措施。
因此,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过好支架人生,远离心脏疾患。
供稿 冠心病一病区 阙静
责编 张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