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男孩的“心”病
目前,我们病区住的两个年龄最小的患者,也是体重最胖的患者。小王16岁,体重99kg,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特别高,是正常值的97倍,症状是胸痛。小籍22岁,体重108kg,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标志物特别高,是正常值的40倍,症状是胸闷、气喘。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肥胖。过去,我们病区也收过不少肥胖男孩,年纪轻轻就出现心力衰竭、胸闷、气喘,诊断大部分是扩张型心肌病,他们的体重都在100kg左右。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这要从肥胖对心脏的危害说起。
一、肥胖对心脏的危害极大,会导致心肌肥大、诱发冠心病、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1.引起心肌肥大
肥胖者心脏承受的负担较重,心脏每次收缩都会过度用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肌肥大。身体肥胖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会使心脏收缩阻力增大,也会导致心肌肥大,严重时会引起心肌病。
2.诱发冠心病
经常吃高油、高脂食物,运动量小的人容易出现肥胖,导致体内大量脂肪堆积,这种生活方式还容易患高血脂症,血脂变稠,血液循环缓慢,可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就会出现冠心病。
3.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
过度肥胖者的心脏会因过度疲劳,逐渐出现扩张、衰弱等,严重时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有胸闷、气喘、体液潴留、浑身无力、下肢水肿、肺水肿等表现,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青少年一定要调整生活方式,不要小小年纪就大腹便便,让自己的身体处于危险之中,具体怎么做呢?
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自觉长期坚持,是控制肥胖的最重要的措施。
1.平衡膳食
饮食均衡,摄入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避免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食物烹饪方式应多采用清蒸、煮,避免油炸。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进食油煎食品、碳酸饮料、快餐、零食、巧克力、甜食等高热量食物。控制总进食量,采用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使用小容量的餐具,养成细爵慢咽的习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每次进食前先喝汤或喝水以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合理摄入。在平衡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能量供应比值为:15%-20%、60%-65%和25%。
2.合理运动
肥胖者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与控制饮食相结合,并长期坚持。提倡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跳舞、做广播体操、登山、球类活动等。以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为宜,运动心率一般应达到150-年龄(次/分),不宜超过170-年龄(次/分)。运动应循序渐进,先由小运动量开始,再逐步增加。运动量宜每天累计达到1万到1万5千步,每周2-3次抗阻力肌肉锻炼,隔天进行,每次半小时。充分利用一切增加活动的机会,多步行,少静坐。
如果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仍不能有效控制体重,可以药物或手术治疗,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希望每位青少年都有一颗健康的心脏,标准的体重,无忧无虑的快乐成长!
供稿 冠心病五病区 乔秋萍
责编 汤笑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