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DVT
2022-09-02
浏览次数(753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带你认识DVT

生活中,我们只听说血栓要命,血栓恐怖,闻之色变。但是真正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希望接下来的一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去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集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而在下肢的DVT中以左侧多见,为右侧的2-3倍。这是为什么呢?就解剖而言,可能与左髂总静脉行经较长,左髂总静脉位于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岬之间,易受右髂总动脉骑跨压迫,使左髂总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有关。

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血栓的三个主要病因。

DVT的高危因素又有哪些呢?

1.年龄:DVT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年龄越大,发病率也越高。通常将40岁以上人群列为高发人群。

2.制动:长期卧床、制动的患者因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减弱,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DVT发病的风险。

3.静脉血栓史:23%~26%的急性DVT患者有静脉血栓病史,且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来自基础病变的静脉。研究发现,复发的DVT患者的血液常呈高凝状态。

4.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能释放促凝物质,提高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所以恶性肿瘤患者有更高的DVT发生风险。肺癌是最易引发DVT的一种恶性肿瘤。

5.手术:围术期的制动,术中、术后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是手术患者DVT高发的主要因素。

6.创伤: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且创伤导致的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及手术治疗等,使创伤患者容易发生DVT。

7.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基因突变或遗传性抗凝物质缺陷患者,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所有DVT患者中有5%~10%是由原发性血液高凝引起的。

8.产后: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状态,均可能导致DVT发生。

怎么知道得了下肢静脉血栓呢?

血栓时,肢体的表现会有以下症状:下肢会有红、肿、热甚至痛的表现,一般为单侧肢体,左侧肢体最常见。      


红:血栓急性期,皮肤颜色会有肉眼可见的发红表现。肿胀严重时,皮肤会呈青紫色,甚至会出现花斑。

肿:患肢突发肿胀,腿围和对侧肢体相比较,会有明显的肿胀。如果肿胀严重,发生青肿,必需急诊手术,部分患者会出现张力性水疱。如果长时间的肿胀过后,还有可能会出现浅表静脉的扩张表现。

热:当肢体发生血栓时,用手轻触肢体,会有明显的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偏高的表现。

痛:当肢体静脉出现血栓时,会引起炎症反应,造成患肢局部发生持续性的疼痛。由于产生的血栓可能将静脉堵塞,下肢回流受阻,患肢会出现胀痛的感觉,站立时,疼痛会加剧。

血栓症状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症处理呢?比如说,有人会说,得了血栓,肢体皮肤温度会增高,我是不是可以用凉水敷?还会有人说,得了血栓的肢体会疼,我是不是能为了缓解疼痛,用热毛巾敷,可以揉一揉、搓一搓,按摩按摩呀?这样就不会那么疼了嘛。

不得不说,这样的对症治疗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血栓急性期,任何一次对肢体的刺激,都有可能造成血栓最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肺栓塞,而肺栓塞发生之后,会有猝死的风险。

所以,得了血栓,最好的做法就是对血栓肢体“置之不理”,去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临床上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将DVT的治疗分为两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1.发病后5~7天内绝对卧床休息

2.严禁按摩,以免造成血栓脱落,发生PE,危及生命。

3.严禁冷、热敷,因冷敷可减少组织代谢,同时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痉挛和建立静脉的侧支循环;而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且栓塞后患肢感觉迟钝,易造成皮肤的烫伤。

4.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

5.10~14天后可下床活动,穿梯度压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以适度压迫浅静脉,增加静脉回流量,阻止下肢水肿发展。

6.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7.患肢供血障碍,局部压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产生压力性损伤。

手术治疗急性期我们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血栓抽吸术,直接通过专门的血栓抽吸机把血栓抽出来,效果立竿见影,那么下腔静脉滤器的作用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血栓过滤出来,不能到肺动脉,防止肺栓塞的发生。特别是为了防止在置管溶栓或血栓抽吸过程中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PE),我们要在血栓抽吸及置管溶栓前放入。由于滤器长期置入可导致下腔静脉阻塞和DVT复发等并发症,为减少这些远期并发症,建议首选可回收或者临时滤器,待发生PE的风险降低后在取出滤器。

慢性血栓:血栓发生时间大于2周,这个时候的血栓已经开始机化,很难再抽出来,那么就可以置管溶栓了,临床上会综合考虑患者情况。经右侧股静脉穿刺,作下腔静脉及髂静脉造影,在右肾静脉开口以下释放滤器,并行下腔静脉造影复查。滤器置入后,穿刺患肢股静脉置入鞘管,送入溶栓导管给予固定,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尿激酶经留置导管泵入。维持3-5天左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更好的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供稿  血管外科 白桃  郭项萍

审稿  张灵芳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