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反式脂肪酸”,带您走进健康生活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是所有含有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在我国居民的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天然来源,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的乳和脂肪中;另一方面为人工来源,主要来自于经过氢化加工、精炼、脱臭工艺的植物油和在高温烹调、反复煎炸过程中容易产生。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反式脂肪酸随处可见,如炸薯条、炸鸡块、炸鱼、面包、蛋糕、饼干、冰淇淋、咖啡伴侣、植物奶油、奶茶等食品中都不同程度含有反式脂肪酸。
一、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呢?
1.不利于生长发育
反式脂肪酸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会让儿童表现出氨基酸缺失问题,进而对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2.诱发心血管疾病
如果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将会增加人体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可能致使动脉粥样硬化,加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3.诱发糖尿病
反式脂肪酸进入人体会削弱红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提升机体胰岛素水平,进而提升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及胰腺负荷,最终诱发糖尿病。相关研究指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与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4.诱发癌症
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前列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癌症发病几率存在一定关联。具体而言,前列腺癌的引发可能与食物中反式脂肪酸异构体的来源及类型存在一定关联;结肠癌引发与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呈正相关关系;乳腺癌引发可能与血清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关联。不过,目前业界就反式脂肪酸对癌症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尚不统一,其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否有害,尚未定论。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人工来源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会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损害人的认知功能,甚至影响儿童发育、妇女不孕等。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更大,因为反式脂肪酸不仅能增加“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能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相当于双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 3~5 倍。
二、如何远离反式脂肪酸呢?
1.采用科学的烹饪方式
自由基容易生成反式脂肪酸,并且氧化速率与不饱和脂肪酸异构化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日常烹饪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煎炸温度,缩减煎炸时间,防止重复煎炸,进而有效减少反式脂肪酸的生成。
2.有意识地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使用新鲜的天然油脂,如橄榄油,花生油。不吃氢化、精炼加工植物油制作的食品,少吃高温、煎炸食物,多吃凉拌、炖、煮的菜,少吃零食和外卖,能在家里吃尽量不要在外面吃。
3.学会识别食品的配料表
一些商家会将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穿上了漂亮的“马甲”,如果发现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有“植物氢化油”、“人造黄油(奶油)”、“植物奶油”、“白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植脂未”等名称的,都是反式脂肪酸,请谨慎购买。再者要选择配料表比较干净的食品,减少添加剂的摄入。因为很多添加剂都含反式脂肪酸的。所以,我们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用我们的火眼金睛识别反式脂肪酸。
正确烹饪、健康饮食、精准识别配料表,远离反式脂肪酸,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
供稿 护理部 于漫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