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绞痛科普小课堂
2024-03-08
浏览次数(96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婴儿肠绞痛科普小课堂

肠绞痛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种“症候群”,是由许多因素不协调引起的,它会随着宝宝神经生理发育成熟而逐渐改善,且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肠绞痛也是新生儿宝宝很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肠子痛”。

一、婴儿发生肠绞痛的原因

目前在医学界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但通过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引起宝宝肠绞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宝妈辛辣刺激的饮食或宝宝对奶粉中的乳蛋白过敏。

2.宝妈喂养姿势不正确或者宝宝过饿过饱哭吵导致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引起腹胀。

3.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肠蠕动不规律。

4.外部因素——如刺眼的光亮、刺耳的声音或身边各种活动等刺激宝宝的感官。

二、如何判断肠绞痛

(一)根据发生时间

1.宝宝肠绞痛多在2~4周开始出现,6周左右达到高峰,大多数宝宝4个月左右消失,而有的宝宝要持续到6个月。

2.每天都几乎发生在同一固定的时间段内,也有的宝宝在白天或者是晚上的任何时候都会哭闹,整夜哭闹不停的宝宝也有。

(二)根据症状表现

1.排气多:宝宝经常放屁打嗝,有时还随着打嗝少量吐奶。

2.肚子胀气:宝宝肚子里咕噜咕噜的,轻轻拍几下,有“嘭嘭”的声音。

3.哭闹情况:宝宝在哭闹的同时,会伴随不停地蹬腿,可能会惊声尖叫、脸色通红,拳头紧攥,双腿蜷缩。

4.哭闹时间:通常会持续至少1个小时,甚至是三四个小时,直到哭得没了力气或者是排气、排便后停止。

三、怎样缓解肠绞痛 

1.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涂些润肤霜或者婴儿油在手上,按顺时针方向轻揉宝宝肚子,或者用掌温帮宝宝热敷腹部,平时父母可以适当给宝宝做排气操。

2.舒适的姿势:飞机抱

用前臂挽住宝宝的胸部及头部,确保宝宝脸朝外,使宝宝的身体平趴在家长的手臂上;用另一只手轻拍或安抚宝宝的背部,确保孩子的头部和颈部始终获得支撑,动作轻柔,确保宝宝舒适度。

3.鼓励母乳喂养,但宝妈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产气食物,比如乳制品、豆制品、花科蔬菜、高淀粉食物等,防止宝宝因乳糖不耐受而出现肠绞痛。

4.喂奶方法要正确,奶粉选择要合适

喂奶是最容易让肠绞痛宝宝平静下来的方法,吸吮能带给宝宝安全感,在安抚宝宝的同时还能缓解饥饿。不恰当的喂奶方式会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而诱发肠绞痛。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喂奶时宝宝的嘴唇与乳头或者奶嘴是否形成密闭的结构,防止吸入乳汁的同时吸进空气;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避免宝宝因牛奶蛋白或乳糖不耐受引起腹胀腹痛增加,可在医生指导下将普通配方奶粉换成水解蛋白奶粉,并适当补充益生菌,保持大便通畅。值得注意的是,宝宝喝完奶后要拍嗝,促进胃内气体排出。

5.安抚宝宝有技巧,用对方法效果好

(1)襁褓作用

宝宝最原始的记忆就是来自妈妈的子宫里,这种包裹的感觉能让宝宝情绪稳定。所以,用小被子将宝宝包裹起来,营造一种在母体的感觉,让她在熟悉的环境里找到安全感。

(2)轻晃宝宝或者选择合适体位

将宝宝面朝下放在手臂上,轻轻晃动,可以让宝宝像睡在摇篮中感觉舒适而安静下来,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也可采取竖抱、飞机抱或者侧卧俯卧,缓解腹部的压迫感,从而减轻腹部疼痛。

(3)模仿声音

在宝宝的耳边模仿血管流动的“嘘嘘”声或者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宝宝的听觉记忆来源于子宫,母体腹部大血管能发出规律有节奏的流动声,熟悉的声音能使宝宝安静下来。

(4)换个环境

带宝宝出去兜兜风或者换个环境,换个人抱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提高宝宝的好奇心,缓解宝宝因外部环境刺激诱发肠绞痛。

 

供稿 儿童心脏中心二病区  韩新明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