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风险早识别: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2024-11-01
浏览次数(1839)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心血管疾病风险早识别: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健康威胁,它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等多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评估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预防疾病。

一、动作自测:身体机能反映心脏健康

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身体机能差的人比同龄人面临着更高的冠心病、心衰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人员通过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来评估参与者的身体功能,包括椅子站立测试1项、平衡能力测试3项和步速测试1项。这些自测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家中自行完成。SPPB评分越高,意味着身体机能越好。以下5个动作的完成情况,既能简单自测身体机能状态,也能预测日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妨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首先是椅子站立测试。想象一下,你把手臂交叉在一起,然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从椅子上坐下再站起,这样重复5次。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挑战。如果这个过程你所用的时间大于等于60秒,那很遗憾,只能得0分;要是时间在16.7 - 60秒之间,你可以得到1分;达到13.7 - 16.7秒呢,就能得2分;11.2 - 13.7秒可得3分;而如果所用时间小于11.2秒,那你就可以得到4分啦。

接着是双脚并拢站立。这个动作很简单,只要把两个脚并拢在一起站立就好。这就像是一棵扎根大地的树,看你能站多久。如果持续时间小于10秒,那就是0分;要是大于等于10秒,就可以得到1分。

再看看半串联站立。把两个脚并拢在一起,然后前后方向交叉站立,让左脚脚后跟接触到右脚脚趾的侧面。这就像一个小小的平衡游戏,要是所用时间小于10秒,那只能得0分,大于等于10秒就能得1分。

还有串联站立哦。两个脚前后顶足站立,这时候就考验你的平衡能力啦。如果持续时间不足3秒,那就是0分;达到3 - 10秒可以得1分;要是大于等于10秒,就能得到2分。

最后是走路速度测试。按照平时走路的速度走8米,如果无法完成这个任务,那就是0分;要是所用时间大于8.7秒,得1分;如果6.21 - 8.7秒就能走完,那就是2分;所用时间达到4.82 - 6.21秒就可以得到3分。

根据得分情况将身体机能分为3类:较差(0~6分)、中等(7~9分)和良好(10~12分)。和身体机能良好的参与者相比,身体机能中等和较差的参与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21%和33%,患中风的风险分别升高了19%和81%,患上心衰的风险分别升高了23%和33%,复合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25%和47%。

二、网络自测:快速评估心脑血管病风险

为解决我国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教授团队,开发出针对国人的新的风险预测工具——China-PAR模型,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Circulation》杂志和《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杂志》(英文版)。

China-PAR模型是基于我国最新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样本精心打造而成的,就像是一位精准的健康风险“预言家”,专门针对国人10年和终生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进行预测,而且能够针对不同风险分层和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China-PAR模型网络在线评估地址为http://www.cvdrisk.com.cn/ASCVD/Eval,只需要输入性别、年龄、腰围等信息,即可简便快速地进行自身ASCVD发病风险的评估。

需要提醒的是,本工具适用于20岁及以上、无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只用于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初步评估,不能代替临床诊断,具体请咨询专业医师,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建议,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药物和手术治疗等。


三、定期体检+警惕危险信号: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最后,我们建议定期进行规律的体检,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健康问题。生活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身体释放的危险信号。比如当出现心慌气短、心跳加快或者烦闷等症状时,这可能是心血管开始出现病变,身体供血受到影响的表现。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者逐渐加重,就需要高度警惕。而一旦出现胸部剧烈疼痛,并且疼痛可能放射到肩部、背部、牙齿等部位,这通常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很可能是心脏血管严重堵塞,如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表现,需要立即就医。如果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所致的供血不足在脑部的体现。当发展到出现剧烈头痛、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流口水、舌根发硬、频繁打哈欠、视物模糊、呕吐眩晕、经常呛咳、突然嗜睡或昏迷等症状时,脑部血管可能已经出现严重的堵塞或出血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心血管疾病虽然可怕,但通过自测、定期体检和警惕危险信号,我们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疾病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供稿 河南省心血管疾病防治大数据中心  江继承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