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肾脏的不良生活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饮食习惯及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有些常常是不科学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是哪些坏习惯在悄无声息地危害着我们的肾。
1.吃得太咸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如能摄入6克左右的盐(包括食物本身含有的盐分及烹饪过程中所加放的盐分)就可以满足生理需要了。盐吃得过多,会使钠在体内大量积聚,为了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必须喝大量的水将它稀释,使血容量增多,容易引发高血压,会加重心脏和肾的负担。
2.不爱喝水 肾脏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节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排泄机体代谢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肾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辅助。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就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3.饮料代替开水 普通饮料和运动饮料的过度摄入会容易使人发胖,还会间接损伤肾。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35~7.45,而这些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会明显改变。所以要尽量避免过多地喝饮料,以白开水取而代之。
4.喜欢喝啤酒 有调查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与经常大量喝啤酒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本身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如果经常过量喝啤酒,还会导致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5.酒后喝浓茶 有的人认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其实这非但无效,还会伤害肾。这是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迅速地对肾发挥利尿作用,此时乙醇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排出,使肾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
6.吃得太甜太油 经常无节制地吃甜食或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容易诱发肥胖,而肥胖会导致肾的脂肪含量增加、重量增加、体积增大、肾小球肥大。肥胖患者还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有近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而这是最难治疗的肾脏病之一。
7.蛋白质吃得过多 大量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升高对肾的损害非常大,很容易造成肾小管和肾间质发生病变,最后发展成慢性肾衰竭,即尿毒症。高蛋白饮食还会引起体内代谢产物过多,增加肾负担。
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方式,如:
1.滥用药物 有些药物对肾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包括庆大霉素等抗生素,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和一些复方感冒药,某些含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等的中药制剂等。因此,生病后不应随意吃药,而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正确服用。
2.经常憋尿 憋尿时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大肆生长繁殖,不仅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严重者还会导致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容易迁延不愈,久而久之会影响肾功能。
3.暴饮暴食 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它们的代谢产物大多需经过肾排泄,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的负担。
4.吸烟 长期吸烟除了增加患癌机会外,还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以及增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会造成肾小动脉痉挛,导致肾血管缺血缺氧状态,进而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
5.经常熬夜 熬夜对人体的损害是人尽皆知的,紊乱的生物钟使得人体代谢也跟着失调,熬夜时使身体内本该休息的肾处于持续工作状态。长期工作负荷加重可导致肾储备功能下降,容易患肾脏病。
6.不适当的运动 不少人会选择在休息时间去健身房做运动,为了抓住这“宝贵的时间”,经常会出现运动过量现象:运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再加上没有充足的氧气,使体内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加重肾负担,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为了更好地呵护我们的肾,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转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科学、更加健康。
供稿 血液净化中心 张腾威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