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 快速康复
2024-09-06
浏览次数(2331)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精准定位 快速康复

——三维重建让肺“看得见”

“医生,快帮我看看这个报告,我肺上长了结节,是癌症吗?”

“医生,肺结节不打针不吃药,会不会耽误肿瘤的治疗呀?”

“医生,这个手术,能不能再等等啊或者不做啊?”

以上是常见肺结节患者的灵魂三问,现代人体检报告上常见字眼发现之后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恐慌:“是不是肺癌?”“应该怎么办?”

据《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显示,54%左右的人群出现了肺结节,随年龄增长,肺结节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肺癌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于首位。低剂量螺旋CT对我国高危人群早期筛查肺癌发现肺结节阳性率高达22.9%,而早期肺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目前,微创胸腔镜手术是治疗肺部小结节、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胸腔镜手术应用广泛,只需1个2-3cm操作孔,行肺楔形切除、或肺叶切除等,疗效明确,创伤非常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随着“精准治疗”理念的普及,肺段切除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肺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使得CT平面图像转化为立体图像,就像地图导航一样可以精确了解结节定位和手术范围。正常人体有左肺和右肺,左肺有上叶和下叶,右肺有上、中、下三个肺叶,共五叶,去除其中一叶叫做肺叶切除术。而一个肺叶又由若干个肺段构成,肺段有相应独立的支气管、动脉及静脉支配,切除其中的一段或多段称为肺段切除术。相对于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在遵循解剖性肺切除的肿瘤学原则上体现了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肺组织的肺癌外科手术原则,更适合小于等于两厘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经过采样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以及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可能需要多次手术的病人。与肺叶切除相比,肺段切除拥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1.手术创伤小,手术仅切除病变的一个或几个肺段,减小了肺叶切除对组织的损伤。

2.正常肺组织切除少,在确保肺疾病根治的前提下,予以保留病变未涉及的肺段,对术后机体功能的重建与恢复有十分明显的益处。

3.肺功能保留多,手术仅切除病变的一个或几个肺段,并对病变未涉及的肺段予以保留,对术后肺功能的保留优于肺叶切除。



来自信阳的李先生今年56岁,体质较弱,体检报告提示双肺结节,均为磨玻璃样。和大部分人一样,李先生对肿瘤极为害怕,强烈想要手术切除。田建昌副主任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认真研究和讨论,认为可以为患者同期行“CT三维重建引导下的精准肺段切除术”,一次处理双侧问题。不仅可以保留肺功能,也更利于术后恢复。术前,经过精细的肺段三维重建,发现右上肺结节位于右上肺后段与前段之间,左上肺结节位于左上肺尖后段。手术切除上述肺段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站上手术台,田建昌副主场任医师团队按照术前三维重建的图像,准确找到了患者肺段血管和支气管,顺利完成了患者双侧肺结节的切除,手术切口只有3cm。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第5天康复出院。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胸外科团队,运用CT三维重建引导下同期对患者双侧肺结节实施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肺结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恐慌也不要侥幸。目前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外科手术也致力于精准切除,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正常肺组织。遵医嘱定期随访,调整好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莫让“结节”成心结。


供稿 胸外科 董夏竹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