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你“晒背”了吗
“炎炎夏日入伏来,骄阳似火照心台”,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各类社交平台中都出现了人们积极“晒背”的照片和视频,能够瘦身、治疗痛经、脸色红润等效果让人们纷纷效仿,“晒背”也成为了当代人养生的主题。那么有哪些人适宜晒背?晒背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晒背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晒背”的知识海洋!
晒背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从中医角度来讲,《黄帝内经》中记载“腹为阴,背为阳”,人体的背部有“阳脉之海”之称,指的是背部有多条重要的阳经脉络通过。而“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的阳气缺少,就会减损寿命,生体机能也会暗弱不足。在三伏天,阳光中的红外线辐射较强,晒背可以刺激这些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人体阳气,进而提升身体免疫力,养背,其实养的是五脏六腑,调的是我们的心、肝、脾、肺、肾,有助于改善多种慢性病状,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从西医角度来讲,人体皮肤下含有一种固醇类物质,只有经过阳光照射才能转化为维生素D3,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骨骼健康;同时阳光可以激发大脑释放“快乐激素”血清素,适度晒太阳有助于改善心情、释放压力。
了解了晒背的好处,那晒背究竟是怎么个晒法?
晒背不是脱光了站在室外,最好的方式是裸露上身或穿着轻薄衣服趴着,选择早上9—11点、或者下午3点以后。成年人每次日晒时间以20分钟到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每次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20分钟;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晒太阳的时候以达到微微出汗、略有困倦感效果为佳,不可晒到大汗淋漓、精神烦躁,初次晒太阳时间可以短些,如果感觉舒服,可以适当延长或分多次进行。
晒背虽好,然而在晒背的过程中也是大有讲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大家牢记!
1.三伏天身体毛孔打开,所以晒背之后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切不可进入空调房,也不要马上洗澡!吹空调、吃喝冷的食物和饮料等,都是强行地关闭了身体的大门,反而有可能让寒气深入身体。
2.晒完后如有“皮开肉绽”的疼痛,注意休息观察。
3.当晚若觉汗黏,用清水沐浴即可,勿用刺激性的香皂等等。
4.不可空腹,头、面、眼部还是要做好防晒准备,如遮阳帽、太阳镜,晒的时候最好穿一件浅色薄衫,晒前后要适量喝水,补充体液消耗。
5.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避免空腹晒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建议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
我们还要学会辨别自己的体质,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晒背,以下几种人群盲目晒背,不仅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第一种是阳盛人群,经常上火、脾气暴躁、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舌苔黄腻、怕热喜冷的阳盛之人不建议晒背。
第二种是阴虚人群,口干、手脚心发热、心烦、晚上盗汗,舌红、舌苔少的人群,晒背会耗伤阴液,加重阴虚火旺症状。
第三种是容易中暑的人群,身体特别虚乏、天气一热就容易中暑的人群,容易诱发大汗、晕厥等问题。
最后一种呢,则是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身体特别虚乏的老人、以及紫外线过敏者、红斑狼疮、银屑病等皮肤病患者不建议晒背,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总之,三伏天晒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式,但也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时间和时长,并注意相关禁忌和注意事项。通过科学合理地晒背,可以让我们在三伏天中更加健康、舒适地度过。
供稿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 贾琳娜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