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头”--警惕“转向”的脑血流
57岁的张先生,因经常觉得自己晕头转向,且近来症状加重,来医院就诊。查体:患者左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右侧桡动脉搏动好,左上肢血压测不出。根据患者症状,推断患者可能存在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经血管CTA检查后给予确诊。
入院检查
患者头颈部CTA结果显示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左侧锁骨下动脉分出椎动脉之前的近心端发生完全性闭塞时,由于虹吸作用,左侧椎动脉血液逆流,反向供应缺血的左侧上肢,结果导致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和左侧上肢的缺血症状。患者的“晕头转向”,也正是这种头部血流的非正常转向造成的临床症状。
解剖基础
病理改变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基底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之间存在逆向压力差,当压力差相当于体循环收缩压的10%时,椎动脉血液停止并逆流向锁骨下动脉,我们称之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机体代偿血流自椎动脉或颈动脉由Willis环送至基底动脉,当肩部、上肢活动时增加了额外的血供需要,就会自椎-基底动脉“窃取”更多的血液,间接造成脑血供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上肢和脑缺血的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上肢无力、麻木,颅内供血不足现象。
相关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
2.先天性动脉畸形(主动脉弓狭窄、锁骨下动脉发育不良等);
3.外伤以及牵涉到锁骨下动脉的血管手术等;
4.大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
5.主动脉夹层(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
6.肿瘤压迫;
7.放射治疗等。
◇◇临床上绝大多数锁骨下动脉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
临床表现
表现为头晕/眩晕、呕吐、头痛、复视、视觉障碍、肢体/头面部麻木或感觉 异常、构音/吞咽障碍、肢体无力或瘫痪、行走不稳或跌倒、短暂意识丧失、Horner 综合征等,这种严重的脑部循环缺血如不及时处理可能诱发脑卒中。
治疗
◇◇锁骨下动脉狭窄致椎动脉窃血是导致老年人颅脑供血不足的一个常见疾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三种方法。◇◇
1.药物治疗
主要针对危险因素,包括降脂、控制血压和降糖治疗等,重点是降脂治疗。同时可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果是大动脉炎引起,可以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减少血管再发狭窄的几率;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药物治疗必须在戒烟、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减肥等非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
2.经皮腔内介入治疗
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旋切/旋磨术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是最常见的介入方式,是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一线血运重建方案。
3.外科手术策略
包括颈-锁骨下动脉搭桥术、腋-腋动脉搭桥术、颈-腋动脉搭桥术等,其中颈-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最常用。
患者转归
患者在局麻下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影像资料显示左侧锁骨下动脉供血恢复,患者头晕及上肢无力症状改善。
温馨提醒
反复出现头晕症状的老年人,尤其警惕缺血性脑血管病,出现头晕症状,牢记“停、降、助”三个字。立刻停止活动,降低身体重心,采取卧位、坐位等姿势,症状严重需及时寻求帮助,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晕头”非小事,“转向”危害大。
探究原因,及时就诊,预防脑血管意外,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供稿 血管外科病区 李锦莉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