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惹的祸
2022-12-30
浏览次数(8072)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惹的祸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事实上,血压升高只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那么今天提到的肾动脉狭窄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呢?肾动脉狭窄又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 是指肾动脉的原发或继发性狭窄,由多种病因如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发育异常、多发性动脉炎、肾动脉发育不全等引起的一种肾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最常见的病因,约占肾动脉狭窄患者的80%。




为什么肾动脉狭窄会引起高血压?

 在我们的肾脏内存在着一个调节血压的“信号”系统,叫"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是保护肾脏的,在人体血压下降时,肾脏血流减少,这个系统会被调动起来,发出信号使血压升高,维持肾脏的血流量。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可使全身的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分泌的醛固酮增多,可导致血容量增加使血压升高。而当肾动脉狭窄时,肾脏的血流减少了,这个调节系统同样认为是由于血压下降造成的,同样被激活使血压升高,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高血压,难以用药物控制。这种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肾缺血引起的高血压,临床上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什么临床特点?

与其它类型的高血压在形式上无明显差别。但也有其特点:

1.无高血压家族史、病史短、病情发展快。

2.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或50岁以上,而以年轻人发病较多见。

3.高血压突然发作、或原有的高血压突然加剧。

4.腹部或腰部疼痛或损伤后出现高血压,有时伴有血尿。

5.一般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

肾动脉狭窄怎么检查和治疗?

 检查或确诊肾动脉狭窄有以下方法:肾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肾动脉血管CT成像(CTA)、肾脏核磁血管成像、肾动脉造影技术等。

 肾动脉造影对肾动脉狭窄诊断最有价值,是诊断肾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治疗: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阻塞,使病变血管重新通畅,高血压即可缓解或被治愈,同时肾功能减退可以逆转。方法有: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属微创治疗技术,安全可靠,现已成为临床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解除了原发病,血压可恢复正常。

总结

 当发现高血压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筛查与治疗,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疾病。肾动脉狭窄是导致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隐形杀手”,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治疗原发病可“立竿见影”地使血压恢复正常。由此可见,患了高血压而用药效果不佳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应做进一步详细检查,不要盲目的长期吃药,以免误诊误治。


供稿  高血压病区 王军芳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