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那些事
2023-03-02
浏览次数(9742)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心脏移植那些事

心脏,作为人体的生命之源,对于维持人体机能起到重要作用。

它就像我们身体里的泵,时时刻刻为我们提供能量,但当我们的心脏难以维持生命,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常规手术也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那就要考虑人工心脏和心脏移植了。今天我们来说说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简单说就是“换心”。它从1967年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成功以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人接受心脏移植手术。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存活率都在大幅度的提高。

一、什么是心脏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术又称为换心术,就是将脑死亡者的健康心脏经过手术移植给心脏病患者,使心脏病患者重新获得新生。 

心脏移植术分为原位和异位心脏移植。前者先切除病变心脏,再在原位植入供心。后者是指保留患者自身病变心脏,在身体其他部位将供心与之并列连接,手术时迷走神经被切断,供体心脏去神经支配后一般每分钟将会跳动100次左右。而由于异位心脏移植术过程复杂、并发症较多、因此在心脏移植手术中应用较少。

二、哪些人适合心脏移植呢?  

从疾病角度来说,心脏移植一般发生在晚期、终末期心衰的患者。

1.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

2.严重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机会的冠心病患者。

3.无法用手术根治的先天性限制型心肌病。

4.外科手术难以治疗的瓣膜病变。

5.顽固性心绞痛或难治的致命性的心律不齐,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

6.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

三、心脏移植的禁忌症有哪些呢?

虽然心脏移植术可以延长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存活时间,但并不是所有的心衰患者都适合作心脏移植手术,当患者有以下合并心脏以外的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时,将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1.患有不可逆的严重的肝脏、肾脏或肺部疾病以及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2.严重糖尿病伴有终末器官损伤(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

3.严重外周血管/中枢血管疾病,不能介入/手术治疗的外周血管疾病。

4.肺动脉高压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5.5年内活动性或近期发现的实体器官、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

四、替换的心脏从哪里来呢?

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成熟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供体的来源短缺成为阻碍心脏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心脏供体一般来自于生前自愿捐献心脏的脑死亡人群。国家卫健委对于器官捐献非常重视,对于医院、医生的资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等均有严格管理,建立了严格的器官捐献登记和器官分配制度。

五、心脏移植需要配型吗?



心脏移植与肾移植、肝脏移植相同,需要捐献者与接受者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良好的HLA配型可减少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使患者获得长期存活。心脏移植手术后还需要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以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帮助受术者更好的接受和适应移植的心脏。

六、心脏移植手术是怎么做的呢?



1.医生打开患者的胸腔;

2.使用体外循环机器替代心脏的功能;

3.取出供体心脏;

4.切除受体心脏;

5.植入供体心脏。

七、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有哪些呢?

心脏移植手术是心外科的高风险手术,术后并发症可能会出现感染、败血症、免疫排斥反应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因为心脏移植属于异体器官移植,受体对其具有免疫排斥可能,对于心脏移植患者来说,出现免疫排斥的风险始终存在,所以必须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但是免疫抑制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出现感觉异常、易发肿瘤等。还有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

八、心脏移植术后能活多久呢?

目前,心脏移植手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如果术前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移植手术成功率可达80%-90%,十年存活率达到70%以上。通过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可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目前国际上心脏移植术后最长可存活30年,国内最长可存活23年。随着心脏移植技术和抗排斥药物的进步,患者也可获得长期存活。


供稿 心外一病区  王燕平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