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囊” 大作用
2023-05-19
浏览次数(625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小“胶囊” 大作用

—无导线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经60多年,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手段。这项技术已使数百万心动过缓的患者受益,那什么是心脏起搏器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起搏器的相关知识。

一、起搏器的作用

心脏起搏器主要是刺激心脏收缩,保证正常的心脏跳动,维持心脏供血功能的植入性设备,主要用于心动过缓的病人,起到“你跳我不跳,你不跳我跳”的效果,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起搏器的分类

根据起搏器的用途,心脏起搏器可分为治疗心动过缓的起搏器,治疗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及治疗心力衰竭的三腔起搏器;

根据是否有电极导线,可分为有导线起搏器和无导线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起搏器各有优缺点,两者是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

无导线起搏器是集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于一体的新型起搏器,无需静脉植入心内膜导线,而是以微缩胶囊的形式植入患者的心腔内,因此也无需皮下切口和囊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那无导线起搏器的适应症和术后护理是什么呢?



无导线起搏器的适应症:

1.无上腔静脉径路及反复起搏系统感染的患者,无导线起搏器是最好的选择;

2.终末期肾病及血液透析的患者;

3.其他临床情况或合并疾病导致患者植入传统起搏器特别困难或极易发生并发症者;

4.害怕影响肢体活动及美观的患者等。

无导线起搏器的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应平躺至少2个小时(如果伤口是手动按压的,需平躺4-5个小时);

2.监测血压;

3.监测心率、心律;

4.观察穿刺位点是否存在出血或血肿;

5.止血后4-6个小时可以适量活动;

6.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如有任何的肿胀、红肿或不适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7.在第一周内避免抬起重量超过5斤的物体;

8.无导线起搏器的程控随访流程和传统起搏器并无显著不同,其随访周期应为出院前,植入后1、3、6、12个月,以后则按每0.5-1年随访1次,当接近电池耗竭时,应增加随访频率。

小“胶囊”,大作用,无导线起搏器具有独特优势,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是可预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无导线起搏器会逐渐得到更广范围的使用。


供稿 心律失常一病区 胡光玲 侯金莉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