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的急救除颤仪如何使用
2023-06-25
浏览次数(261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地铁里的急救除颤仪如何使用

目前郑州地铁站已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那么为什么地铁站会配备AED?什么是AED?AED该怎么用?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AED,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中国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每年41.8例/10万人,相当于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大多数成人非创伤性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室颤。如果能在1分钟内接受电击除颤,患者存活机会可达90%;而每延误1分钟,室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就会降低7%~10%。所以在公共场合配备除颤仪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AED就是专门为普通公众设计的除颤仪,非专业人员可以快速上手,稍加培训就能熟练使用。

AED是针对以下两种患者而设计的:(1)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2)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上面两种情况非专业人士根本无法判断,不过不用担心,AED会自动判断除颤时机,如果患者不适宜除颤,AED会提示无需除颤,并建议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当我们发现有人倒地,经判断没有自主呼吸的时候,就应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进行急救。

AED操作很简单,只要按照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来操作即可:

第一步,将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在患者左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方便有人在患者右侧实施心肺复苏。打开AED电源开关,仪器发出语音提示,会指导操作者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迅速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部,通常一个电极放在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具体位置可参考AED的图示;

第三步,将电极片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这时机器开始自动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第四步,当仪器分析有需除颤的心律时,电容器往往会自动充电,并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患者,或大声宣布“离开”,

第一次电击后,立刻继续心肺复苏。不要去除电极片,如果患者没有恢复意识和呼吸,继续心肺复苏,AED会持续检测,并根据指示操作。


供稿 大数据中心 刘馨允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