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什么核磁共振检查时那么吵
不少做过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都会有过这样的困扰和疑虑!在磁共振检查期间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噪声,类似: "呲呲"、“嘀嘀嘀-嘟嘟嘟-滴嘟滴嘟-嘀嘀嘀嘀”、“哐哐哐”、“哒哒哒”还有“嗡嗡嗡嗡嗡””……
什么是核磁共振?
这些噪声是怎么产生的呢?
噪声对患者又有哪些影响呢?
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这些噪声呢?
01
什么是核磁共振
磁共振是一个比较学术的名称,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磁共振的英文缩写称为MR。
磁共振成像作为医学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方式,其原理实际是一种物理现象。氢质子在人体内含量最多,而且其自带磁场,我们可以把氢质子比作士兵。当人处于一个特殊的强磁场下,大多数氢质子(士兵)会按照磁场方向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当受到一个特定脉冲(一阵巨风)冲击后,氢质子会发生偏转并吸收了能量(士兵的队列就会被打乱)。当脉冲撤掉后(巨风消失),发生偏转的氢质子又会回到强磁场排列(士兵会立即调整站队)。因此,在队形被打乱到恢复正常站队的过程中,氢质子将吸收的能量进行了释放,这一过程的能量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后成为一种图像,图像中会展示出所要检查的内容,这就是医院检查中的磁共振成像(MRI)。
简而言之磁共振就是拥有着巨大磁场的设备,它通过磁场效应进行人体成像。因为该项检查运用的是磁场原理,可有效地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可以被称为是“绿色”检查。
02
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噪声是怎么产生的呢?
磁共振噪声的产生主要与磁共振磁场梯度系统的开关切换有关。在磁共振成像中涉及的磁场主要包括两个成分,一是主磁场,在空间均匀分布,是产生磁共振信号的基本条件,通常我们所说的1.5T或者3.0T,指的就是主磁场的强度。二是梯度场,其强度随空间位置不同而变化,用于定位不同人体组织的位置。同一系统,要求梯度场做快速切换的扫描程序。不同系统,梯度场越强,切换性能越好,振动越大,其可能产生的噪声就越强。噪声由梯度线圈经过两种扩散方式传播:一是空气传播,二是固体接触扩散。或者直接传到受检查者耳朵里,或者引起别的部件震动,产生新的噪声源,再传入人耳朵里。
03
噪声对患者又有哪些影响呢?
在做磁共振检查时,患者可能会被超过110分贝的噪音包围,这相当于置身于在耳边演奏了一场摇滚演唱会!对于患者来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及内心的不安的同时,还要加上长达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检查,持续的噪音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紧张,因此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感到不适症状,部分患者难以保持镇定,而影响了检查的配合度,直接影响图像成图质量。
04
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这些噪声呢?
虽然市面上所有磁共振设备的噪音的出产参数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可以控制在对人体安全的范围内的。但是,对于声音特别敏感的人群,有时候做磁共振检查会比较难以忍受或恐惧,导致检查结果不理想或者失败,我们科室采用了以下方式来缓解噪音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1)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每个磁共振机房均采用了蓝天白云的天花板装饰,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也能欣赏到蓝天白云,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以此转移患者对噪音的注意力,减少噪音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
(2)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我们为患者提供了防噪耳机、棉球等。通过戴耳机或棉球塞耳朵来减小患者们受到的噪声影响,使患者在更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检查。
供稿 放射科 张梦琪 宋圆圆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