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尽心思认识你”
2023-09-01
浏览次数(2531)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肺尽心思认识你”

——肺结节科普小知识

随着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健康管理的认识逐渐提高,高清薄层胸部CT的逐渐普及,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体检时都会发现肺结节。这其中大部分结节是良性的,但也有一些是早期肺癌或癌前病变。由于人们对肺结节了解不深,有些人谈“结”色变,惶恐不安,所以有必要针对肺结节进行科普,让您全面了解肺结节。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根据病灶大小分类:直径≤ 3cm者为肺结节,直径为5~10 mm者为小结节,直径<5mm者为微小结节。





二、肺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肺部形成结节的原因非常复杂,与遗传、职业、环境、感染等有关,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1.环境污染:烟、雾、灰尘等;室内装饰材料、室内取暖、做饭所用燃料产生的烟尘、有害化学物质等;

2.肺部疾病:肺部创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性肿瘤(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瘤、类癌)等;

3.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常吸二手烟等

4.有过结核或炎症病史或胸部曾受过外伤引起肺部淤血等疾病。

二、体检检查出肺结节该怎么办?

1.体检发现结节很正常,不必太过恐慌,保持正常的心态;

2.进一步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医生可结合结节形态、临床表现、个人病史等因素对结节风险给予整体判断;

3.戒烟

4.定期随访,动态观察结节的变化。

三、肺结节为何需要定期随访?

肺结节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定期随访犹如警察盯嫌疑人,得经过长期的观察,最后确定对方的好坏。CT检查就是“警察”,而肺结节就是“嫌疑人”。判断的方法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再次做CT检查(最好是高分辨率CT)。肺结节非常善于“伪装”,在早期微小结节(<5mm)或小结节(<10mm)的阶段,绝大多数肺结节特征不明显,即使通过多种检查方法都很难明确性质,良性结节切之可惜,恶性结节忽视了又很遗憾。上策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定期随访动态观察是肺结节初发患者最重要的处理方式。对新发直径≤8mm不确定的实行结节或孤立性亚实性肺结节的评估和处理原则如下图:





肺结节在多次随访后病情仍稳定时,大多数可判断为良性结节;还有部分结节在随访过程中变小乃至完全消失。而恶性结节可在短期内显著生长。肺结节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变化时需医生来制订下一步诊疗计划。

四、肺结节的诊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疑似感染或不典型肺炎引起的肺结节,在首次被发现后,医生会建议患者口服抗生素后再复查,经过短期口服抗生素治疗后,肺结节会变小甚至消失。

2.非手术性活检:针对恶性高危肺结节,同时手术风险较高或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非手术性活检,如CT引导下穿刺活检、电磁导航镜活检等,明确病理,若确诊为恶性肿瘤及时采取最优综合治疗方案。

3.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并且选择微创治疗早期肺结节的效果非常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

4.放射治疗:对于因高龄、严重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接受手术的肺结节患者,可以考虑放射治疗手段。

5.消融治疗:肿瘤的消融治疗是利用热或者冷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病灶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精准微创治疗技术。目前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

热消融(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是通过施加微波电磁场,使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高速运动,分子之间相互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当局部温度达到60~150℃,引起肿瘤细胞的凝固性坏死。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机制相似,局部温度达到60~100℃。

冷冻消融 冷冻消融能够迅速降低冷冻探针和周围组织的温度,将癌组织快速降温至-160℃或-196℃以下,引起癌细胞破裂或破坏肿瘤微血管,达到治疗目的。消融过程中可对多发肺结节进行同期或分期多靶点消融。消融因为更小的创伤使患者肺功能更快恢复,尤其适用于肺功能不佳,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以及多发病灶的患者。



总之,发现肺结节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需过度紧张,更不要讳疾忌医。有效地对肺部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快速明确其良恶性,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是肺部结节诊断治疗的关键。


供稿 呼吸内科 单海娟 邢方杰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