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不及防
2023-10-20
浏览次数(2602)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卒”不及防

--卵圆孔未闭相关脑卒中




1.脑卒中的介绍与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目前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达到70%以上,具有高发病率(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高致死致残率的特点,急性发作期后,再次中风的比例高。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部分患者是由于心脏中一个“小孔”一卵圆孔未闭合导致的,临床称为卵圆孔未闭(PFO)。

通过评估和检查确认PFO阳性的患者,可咨询医生建议,是否适合通过介入治疗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以避免再次中风的发生。

2.卵圆孔未闭是如何导致脑卒中的?

当我们还在母亲腹中时,左右心房中间有一个缝隙,名曰”卵圆孔”,它是胚胎期心房间遗留的未闭合通道,是为胎儿提供血氧供给的生命之孔,出生1年内大部分自然闭合,若3岁后仍未闭合,则称之为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约有25%的卵圆孔没有完全闭合。

在大部分情况下,心脏内卵圆孔处于关闭状态。当有咳嗽、大笑、打喷嚏、深呼吸等可使腹压增高,进而右心房压力增高,未闭的卵圆孔裂隙被自右向左打开,此时右心房血液中如果有血栓,可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最后到达脑部带来中风的风险。


3.评估与筛查

RoPE评分-卒中与PFO风险评分量表



4.卵圆孔未闭如何治疗

① 无需开刀,适过介入方式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它的优点是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期短,目的是及时关闭卵圆孔,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② 外科经胸开刀,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创伤较大,容易发生心脏乱跳、心房积浓(心脏周围有液体包裹)等多种并发症,已逐渐被介入方式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所取代。

③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此格需等)、抗凝治疗(如华法林等)或者抗血小板联合抗凝药物治疗。


供稿 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  刘艳存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