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反流,不开刀也能治
一、当前背景
二尖瓣反流 (mitral regurgitation, 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据美国一项社区流行病学研究,MR(中度以上)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并随着年龄增长,65-74岁达6.4%,75岁以上达9.3%;MR患病率为主动脉瓣狭窄的4倍 (1.7% VS 0.4%)。
据统计,在美国,有410万例MR,其中167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仅有2%(3万例)MR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通过类此美国流行病学数据,估测中国需要干预治疗二尖辦反流惠者约为750万,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550万,而极低的治疗率(0.5%,每年约4万例外科二尖瓣手术) 预示着具有微创和安全等优点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具有极大发展前景。
近几年,随着二尖瓣辦膜修复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介入相关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使得经导管二尖辦修复及置换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已成为目前全球介入心脏病学最热门、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其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另一类是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replacement, TMVR)。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按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TEER 术),以 Mitraciip 为代表性;
(2)经导管二尖瓣环成形术,包括直接瓣环成形术(代表产品:Cardioband)及间接瓣环成形术;
(3)经导管二尖瓣人工腱索的植人(代表产品:NeoChord);
(4) 心室瓣环重塑术 (AccuCinch);
(5)经导管瓣叶修复。
二、前沿介绍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为目前最成熟、指南唯一推荐的二尖瓣反流(MR)介入器械。目前国际上最新的TEER器械有两款,包括:①MitraClip 第四代产品G4,已获得欧洲CE及美国FDA批准上市。新的系统提供四种夹子尺寸(两种宽度4mm、6mm;两种臂长长度9mnm、12mm),可以单独捕获二尖瓣瓣叶,还可以提供心房压力监测,以实时监测手术效果。系统术前的准备及解离均实现优化。② PASCAL ACE。其和PASCAL系统差别在于夹子宽度由原来10mm减少为6mm,中央的隔离球 (SAPCER)变得更小。原来PASCAL系统较宽大,容易导致瓣膜狭窄,特别是在植入两个夹子时。PASCAL ACE提供了一个更小尺寸夹子,为不同解剖患者提供了更优化的选择。
MitraClip 系统
三、优势总结
1.临床结果更优,生存率更高
MitraClip经过超3万例临床试验证实其安全且有效,并且是全球唯一获得中国、美国、欧洲药监部门批准,且中国唯一批准上市,可正式临床应用的二尖瓣夹。
2.微创手术痛苦少,创伤小
伤口小、疼痛少,对于心脏来说不开刀、不停跳。
3.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在国际上MitraClip手术已超15万例,安全性高、恢复快。
4.适用范围广
尤其适合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功能差、外科手术耐受力差、易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高危患者。
四、未来展望
二尖辦反流介入治疗已成为继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之后结构性心脏病学领域最大热点。目前,TEER已得到大量的临床研究的证实,并得到指南积极推荐,手术量在全世界成爆发增长趋势,该技术将在未来中短期内继续引领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发展。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特别是经股静脉的二尖辦置换,目前己证实其可行性,但二尖瓣结构复杂,经导管二尖瓣置换尚存在挑战,未来几年可能会获得重大研究证据支特。其他介入治疗技术也有望提供重要的补充。我国二尖辦反流介入治疗起步相对晚,但正在紧跟国际步伐快速发展中。未来将是是我国二尖瓣反流介人治疗商业化元年,MitraClip为代表的二尖瓣返流介入产品正在全国快速推广中。
五、病区动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第一时间把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带到河南,使华中地区亿万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成立一年以来,成熟开展国内外先进的各类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已成功救治百余名危重心脏瓣膜患者,仅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约50例,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救治例数和成功率在省内医疗机构单病区中遥遥领先。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更多危重、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解除病痛。
供稿 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 本乐乐 韩宇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