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近日,血管外科接诊一位高血压患者,说自己的血压很难降下去,早上起床测量180/110mmHg左右,即使吃了三、四种降压药,效果仍然不佳。本来门诊挂号高血压科,但是大夫建议去血管外科,检查肾动脉有无异常。经血管外科医生问诊、收治,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这位高血压患者左侧的肾动脉有严重的狭窄,经过手术把狭窄部位处理之后,这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马上就降下来了。那么他们之间到底什么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高血压与肾动脉狭窄。
1.为什么肾动脉狭窄会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疾病之一,约有20%的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影响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其中肾动脉狭窄是常见原因之一。肾动脉发生狭窄之后,肾脏缺血刺激肾素分泌,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性增高,导致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肾性高血压,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心肌重塑,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哪些呢?
肾动脉狭窄的首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他病因主要有纤维肌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和多发性大动脉炎。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关于2 90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因研究中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占比超过80%。
3.发现肾动脉狭窄该怎么办?
如果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或是既往血压控制得很好,突然高血压异常升高,且难以用药物控制,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肾动脉狭窄的问题。
(1)诊断方法
可以通过肾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进行排查,没有创伤、价格便宜,也比较方便。如果发现了动脉狭窄,或是发现动脉有疑似狭窄的地方,可以选择肾动脉血管造影(CTA)、核磁共振肾动脉成像(MRA)或肾动脉造影等方法进行确诊。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当高度怀疑而其他检查不能确诊时,可以选择肾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远端分支和侧枝循环情况,为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2)药物治疗
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药物治疗是核心,包括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危险因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包括:戒烟、戒酒、降血脂、控制血压、抗血小板和血糖管理等治疗,对于大动脉炎引起的狭窄病因治疗包括抗炎,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降压药物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基础,各类降压药物均可以用于控制血压,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时,需要检测肾功能指标,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孤立性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此类药物需谨慎使用。
(3)手术治疗
检查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程度>70%,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血管腔内手术治疗目前包括两种术式: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目前对于肌纤维发育不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国内外大部分专家学者推荐使用肾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相关研究表明这一手术成功率为82%~100%,再狭窄率约为10%。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更加推荐使用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4.做完手术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吗?
有的患者认为,我手术做完了,血压恢复正常了,大夫说我可以出院了,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其实不然,手术之后,尤其是放过支架,治疗才刚刚开始,如果没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服药不规律就很有可能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所以出院之后,一定要谨记医生和护士的交代,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规律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养护我们的血管,才是实现永逸的正道!
供稿 血管外科 董方方
审稿 朱贺变